今年央行首次降准 对股市作用或有限

2016-03-01 09:29 华西都市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今年央行首次降准 对股市作用或有限

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再次加码,中国人民银行2月29日发布公告,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四问降准

1 为啥降准?

对冲外汇占款支持实体经济

据新华社分析,春节前后,金融机构流动性略显紧张,降准预期曾一度升温,而央行多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常备借贷便利等市场工具补充流动性。此次央行“降准”消息一出,专家普遍认为在预期之中,主要是对冲外汇占款下降的需要,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充裕的流动性。

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此前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向市场释放短期流动性,这种方式对汇率形成的压力比较小,但不是长久之计。“对银行来说,尽管都是释放流动性,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成本更低,有助于提升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积极性。”

另外,1月,中央银行外汇占款减少6445亿元,仅次于去年12月外汇占款下降7082亿元的历史最大降幅。“去年末和今年初两个月外汇占款持续下降、且规模较大,需要降准对冲外汇占款的减少。”昆仑银行战略投资与发展部总经理助理李建军说。

2 释放什么信号?

稳健中偏向宽松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降准会推动银行一定程度的信贷增长,释放出来一些流动性,推动经济平稳增长,也有助于中国结构性改革。”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

郭田勇认为,现在日本、欧元区等主要经济体都在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也释放实行负利率的信号,央行此次降准多少也透露出“稳健中偏向宽松”的信号。

目前,中国正积极放开市场准入,推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高新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而这些需要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予以支持。“供给侧改革需要在平稳的经济环境和良好的货币环境下才能推动,如果需求侧得不到合理适度的发展,供给侧改革也难以推行。”郭田勇说。

3 对股市有何影响?

利好,但作用非常有限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认为,从风险偏好看,超预期的降准,配合稳增长政策,有助于缓解经济下行风险,提振市场情绪;但从无风险利率看,降准的对冲意义大于宽松意义,无风险收益率的下行需要央行引导短端利率下行的进一步动作;从基本面看,供给侧改革出现实质进展之前,企业盈利的改善仍缺乏内生动力,外生性的刺激效果会越来越弱。

4 对楼市有何影响?

保楼市去库存措施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表示,央行降准释放市场流动性,增加了扩大房贷规模的可行性,保证楼市去库存措施。降准之后,银行可动用的资金明显增多,加上此前降息导致的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首套房、改善型需求后续持续释放得到保障,楼市去库存的措施政策也会得以保证。

方圆地产首席分析师邓浩志直言,降准肯定利好楼市,降多少次都有效。首先是实实在在的融资成本降低,贷款月供少了、房企负担减了、购买力增加了;其次是买家心里预期的进一步改变,冷的转暖,热的转火,更多投资需求会被激发;再有是全面货币宽松可能引发一定程度的通胀,不动产肯定是抗通胀首选。不过,邓浩志则认为,楼价不会因此暴涨,楼市去库存会因此提速。除了北上深及个别强势二线楼市会更加火热,全国其余市场仍然处去库存的漫长过程中,因为目前库存量实在太高,不降到一定位置谈涨价是奢望,尤其3、4线。所以下一阶段高库存城市仍会有利好政策出台,而过热的北上深则可能有进一步控制政策出台。综合新华社《中国证券报》《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