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芳,不仅是国内一线情感节目最受观众欢迎的主持人,在生活上她还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王芳的女儿正上小学,聪明伶俐,是个智商情商都很高的孩子。作为一个非常忙碌的职业女性,王芳每年自己高产1000期的电视谈话类节目,在职业女性们总是在抱怨工作与养儿育女难两全时,王芳却不仅工作上越来越出色,而且她还是一个全能妈妈,王芳用她独创的教育女儿的近百个实用方法,利用零星的时间将她的育儿锦囊妙计写进了一本书,名为《最好的方法给孩子》。
很多名人特别是明星的孩子,都有高于普通人生活的环境,这些孩子从小生活优越,似乎不用努力就拥有一切。而王芳是没沾一点“星味儿”的妈,对女儿的教育严格又励志,女儿自然没有养成过不去的坏毛病。王芳特别会寓教于乐,对孩子既有严格的方法,又能为孩子找到恰如年龄的趣味感和成就感,这里面透着一个母亲的用心和爱心。
王芳自己就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生长在内蒙古,家里并不富裕,初中毕业上了师范院校,14岁就离开家读书,从此一直在外面,18岁就开始自己挣钱。王芳说,她所有的选择都是自己做,很少跟父母商量,包括工作、成家、要孩子这样的大事。我的父母非常尊重我,我只要觉得好他们都支持,直到现在也是这样。从小到大,母亲的两句话深深地影响着王芳,一句是靠谁不如靠自己,一句是鼻子底下长个嘴,不懂就问。这两句话都给了王芳特别大的人生启发,一直影响着王芳的工作和生活。
王芳有一个对她从小管教严格又充满爱的母亲。但是在30岁之前,王芳一直不能理解母亲为什么对自己这么严厉。在妈妈的严格要求下,王芳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洗衣服做饭打扫房间,王芳八九岁时就做得很好,10岁之前就能擀很好的饺子皮,一个人擀很多人吃。因为妈妈在学校图书馆工作,王芳从小就在母亲的影响下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王芳对自己的母亲也有很依赖的一面。王芳生女儿的时候,因为是早产,虽然爸爸、丈夫都在身边,但是妈还在老家。妈妈得到消息,一路哭着赶到北京,“我觉得我生孩子这样大的事情,我妈不在身边,我心里不踏实。我妈觉得我闺女生孩子,当妈的却没在女儿身边,也觉得委屈。”母女情到深处,一见面都哭了。
王芳工作上生活上都“事必躬亲”,到今天为止,王芳都觉得自己在事业上有点小的成绩的话,跟母亲从小的严格,包括生活细节上的严格培养是绝对分不开的。以王芳现在的名气和地位,她完全有资格摆摆谱了,可王芳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任何事情从不想着找别人代劳。31岁生了女儿,虽然是和父母同住,但从来都是能自己干的事情一定自己动手。对于女儿,王芳更没有“以工作的名义”撒手扔给老人,而是更加合理理性地安排生活和工作,两边都不耽误,两边都出彩。
王芳说家教 不专注和拖拉的坏习惯
其实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不专注是非常可怕的,我的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有这个阶段。就是专注力特别差,学习的时候总是看看这儿摸摸那儿。或者说自己总是会觉着等会儿再写作业,我先跟别人聊天儿。所以每天一回家就先跟弟弟妹妹玩,这样的习惯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反映在上课的时候就不专注了。最初在小学一二年级因为学的东西非常简单,我根本就没当回事儿。后来和老师沟通比较多,老师说孩子有点不专注。可是我发现她在干她喜欢的事,比如看书的时候非常专注,而在学习的时候不够专注。可能很多孩子都有这个问题,他自己喜欢的事情特别专注,我就想这是为什么呢?学校学习是有压力的,是要结果的,有压力就不专注了,孩子其实是用自己的方法在逃避,对于不专注的孩子。我们该怎么办呢?
第一个方法就是请家长打扫一下孩子学习的房间。孩子学习的房间一定是一个干净的状态,我女儿学习的时候一会儿看看这儿看看那儿,我仔细看她的房间,到处都是玩具。这样的话就可能很容易把自己的心放出去了,后来我下定决心,专门在我的房间给她重新加了一个书架,干干净净的上面什么东西都没有,她坐在这里的时候就只能学习,坚持住她就习惯了。第二个方法,要养成做计划的习惯,让孩子计划每天什么时间干什么,然后严格执行,要养成做计划的习惯并每天晚上把它写下来。比如贴在床头作为一个提醒,然后第二天每完成一件事儿打一个勾,要带着孩子一起来打这个勾。其实坚持这件事的责任在家长,不是孩子坚持不下来,往往是我们的家长坚持不下来。很多家长最初可能特别有信心,写了三天,家长就忘了,孩子自然就很难坚持。我女儿小时候,我们家有一个沙漏,沙漏一放十分钟,说好时间做作业,就开始放沙漏,把这事儿办完十分钟。坚持下来孩子就感觉到成就感,先做作业的成就感和先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我女儿以前周末的作业总是周日下午做,后来我就连着作了四个星期。我和女儿约好周五下午把作业做完,她没有按时完成就不能玩。因为你答应我的事儿没完成,那你就自己受这个苦。但她做完之后发现周六周日我们玩得很开心,于是我就不断地给她强调,按计划完成作业我们多么的开心,先做完作业真是太好了!慢慢地她就会非常自觉周五下午先把作业做完。孩子养成习惯需要家长帮助他去树立这个过程,这过程可能很艰难,也许不能一次成功。但是我们不能气馁,不能说你不成功那我干脆放弃他吧,在孩子成长中。最可怕的妈妈就是前进一步退一步,然后你有的时候就是前进一步退两步了。
第二个方法,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懒,特别会找借口。其实就是孩子每次遇到有困难的时候,他不愿意去挑战这个困难,而是找到各种各样的借口逃避。家长也一样,比如我听很多家长说过同样的话,我的孩子就是因为哪一年级碰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老师,结果他就不会写作文了。到现在他都不会写,英语老师特别差,对她特别不好等等。首先是家长认同了这个观点,把这个观点强化给了孩子,孩子没有做好这件事,就死死地抓住这个救命稻草的借口,然后就是逃避。我们不可能要求这个环境永远都是对你好的,那么孩子连一个老师说他几句话都受不了,还怎么成长呢?家长要先给孩子树立一个遇到任何问题先找自己的原因,而不要去找周围的问题,首先,家长要不逃避,家长逃避,然后带领孩子共同去逃避,我们家是每一周给自己找一个困难,然后去解决它。比如孩子早上背诵古诗困难,我就每天和孩子一起背诵,慢慢地孩子就懂得了有困难不能逃避,要迎难而上。
找借口的孩子不能回避
《大王小王》节目中,我们请来一个父亲,他的儿子上初中了,学习特别不好,各方面都是班里比较差的学生,几门功课加起来才一百多分,因为成绩差没有自信,平时也不爱跟老师同学们交往,就是典型的逃避型的孩子,后来这个父亲就干了一件事儿,他带着孩子休学一年,爸爸请假一年,爷俩重走长征路。他们选择从江西出发,就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那条道,孩子当时觉得一年不上学出去玩太好了。可他没想到他遇到的困难远比上学多,他们俩每天徒步走,前几天孩子还走挺好,一周后满脚都起大泡,孩子就不想坚持了。爸爸就说你现在回去多丢人啊,同学邻居都知道你要走长征路了。我还把我们每天的情况写在了网上,你的同学老师都知道这事,没办法,儿子想想只好硬着头皮走。每天都遇到各种困难,这个孩子在中间无数次想放弃,但父亲不放弃,他们一路走回来,孩子回到学校变化特别大。
很多家长遇上假期,都会计划带着孩子泡温泉、去迪士尼等等,觉得这样才是孩子的假期,我觉得真不如全家人骑自行车或者徒步出行。比如说我们就走到白洋淀,再走回来,或者全家骑自行车去天津,再骑回来,难道没有意义吗?让孩子做一个案子,而且和孩子二十四小时在一起,有问题有困难大家互相鼓励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得到的可能更多,让孩子知道遇到困难我要去解决困难,而不是找各种各样借口回避困难。
这个寒假,王芳带着女儿去夏威夷,不少人会想多美呀,躺在酒店看着大海晒太阳。可王芳选择了好多非常艰难的旅途,比如说带着女儿横穿无人区,整整走了一天,女儿很多次不想走了,王芳就一直鼓励她往前走,无人区一个人都没有,路上还会出现一些小动物,女儿老说害怕,王芳就告诉女儿,人定胜天,我们必须往前走。整个夏威夷旅行,能在海边酒店晒太阳的所谓休闲时间很少,全是带有挑战性的徒步行走。王芳的夏威夷之旅是用行动告诉女儿,什么叫坚持。王芳说,也许不用一年就一天,孩子就知道什么是坚持。J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