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些“逆天”的智能发明(组图)

2016-02-26 13:07 南昌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随着科技渐渐深入我们的生活,各种智能发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我们袭来。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不禁惊呼:这些发明太“逆天”了!

A智能手环:能分析汗液的手环

单从内嵌的芯片来看,这个让人“不明觉厉”的智能手环究竟能用来做什么呢?这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新型智能手环。这款“高大上”的智能手环包含了传感器以及芯片两部分,通过电化学方法能够分析汗液中钠离子、钾离子、乳酸根离子和葡萄糖的含量变化,进而监测佩戴者的健康状况,并通过无线连接将数据发送给手机或者电脑。

B智能“魔法钟”:美大学生改造智能手机而出

《哈利·波特》迷们都知道韦斯莱家的钟,它有许多指针,每根指针代表一位家庭成员,能一直跟踪显示他们在哪里。据美国杜克大学最新消息,该校计算机科学系高年级学生特雷·巴格雷利用智能手机,造出了一个真实数字版的“魔法钟”。

据巴格雷介绍,在杜克大学创新合作实验室开设的公开课中,他学习编程了一种叫做“光粒子”的微型控制器,其与WiFi相连,可以发送信息,让LED灯改变颜色、亮度。“这让我想到,用这种芯片还能控制其他东西。”

巴格雷说服了自己的几位姐姐,把她们的手机编程安装了GPS,都连到一台坏了的古老挂钟上。他与朋友合作用木头切割出钟表外形,然后改编了网上的某种代码,给挂钟装了一串LED灯。巴格雷用自己的手机进行了测试,“只要GPS探测到我进入房间,或者激活一个我定义的范围,就会将信息发送到芯片。”

“参与这事,姐姐们开始是犹豫的,这让父母能远程跟踪她们,但每个使用者可以自己给手机定规则,这个钟表只是按你的意愿显示信息。”巴格雷说,“我帮每个人的手机设定了规则,这个钟表就是个挂在墙上不停变化的话题。现在我们都开始各自上路,造出某个牵系我们回家的东西,这好像才是更大的原因。”

很多人都说他们也想买个这样的钟。巴格雷表示,很高兴看到这个想法产生了独特效果,他已经公开了这种“魔法钟”运行的代码,让人们知道它并不复杂,每个人都能使用。 

C智能项圈:请跟狗狗通电话

近来各种宠物使用的智能型项圈不断推出,现在出现了一个“WüF”项圈,不但有基本的追踪功能,还可以和家中宠物双向通话。

“WüF”项圈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学习功能,它可以收集宠物与饲主之间的互动数据,为主人同狗狗之间提供更多的互动。装置中内置了麦克风与喇叭,可以帮助主人使用手机与狗狗交流。除了可以随时呼叫它,一旦它发出了异常的吠声或是莫名的拉扯皮带等行为,项圈都可以马上通知主人,并且通过数据库去判断宠物可能遭遇的状况。利用这种双向通话的功能,主人可以随时和狗狗保持联系。

这款“WüF”项圈可以利用手机App进行设置与遥控,项圈内置GPS、GSM网络的SIM卡、加速度传感器与低功耗蓝牙,不管是近距离感应、全球定位或是使用移动网络传输数据都没有问题。此外,“WüF”利用柔软的外壳包覆所有的电路系统,因此可以防水、防震及防咬,不用担心宠物把项圈给玩坏。

与一般只能够追踪宠物位置的项圈不同,“WüF”增加了语音与震动功能,除了可以给宠物和主人之间带来更多的互动,研发团队也希望能够利用收集而来的互动数据,为主人建立更加有效的互动方式。

D智能型眼罩:一觉到天明

不少人饱受失眠困扰,翻来覆去睡不着,非常痛苦。而现在除了求助医生,有一款很特别的产品针对睡眠需求提出解决办法,这款产品是一款眼罩,更确切地说,是一款“智能型眼罩”。

目前有不少App利用手机的传感器,测量用户的睡眠状况,然后再经由算法,当用户处于浅眠的时候才让闹钟响起,减少用户起床的痛苦,同时也能顺便调整用户的睡眠生物钟。

这款称作Neuroon的产品功能与手机App类似,不过比起手机,Neuroon毕竟是专门针对睡眠设计的硬件,因此在功能上又完整了许多。Neuroon除了能更精准地分析并记录用户的睡眠历程外,还能通过这份数据做更多事。例如通过手机App设定出差地点和时间后,自动为用户调整时差;还能将唤醒闹铃分成三个阶段,从调整光线、轻微震动到播放轻音乐,让用户用最轻松的方式起床。

不过想要从“分析”扩大到“改变”用户的生物钟,Neuroon无疑还需要其他更主动地设计。事实上,它主要是从“光线”的机制着手,来改变用户的睡眠习惯。Neuroon能模拟日落与日出的效果,通过对自然光的调整,为用户自然而然地调整睡眠。

这样经过几个晚上的使用后,Neuroon就能逐渐了解用户的睡眠模式,同时根据用户设定的睡眠区间,慢慢让生理时钟温和地结合“起床”与“上床”的时间点,改变睡眠机制。用户要做的只有设定好闹钟、选择想要的模式,接着就能戴着 Neuroon睡上一个好觉。

E智能记忆晶体:能永久存储5D信息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科学家最新研制一种小型纳米晶体盘,可以存储海量数据,甚至能记录人类发展历史。

这种“永恒”存储设备,是由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科学家研制的,将五维数字数据保存100多亿年时间。该技术被称为“超人记忆晶体”,使用激光在晶体上蚀刻5D数据,现已记录了主要历史文档,例如《英国大宪章》、《世界人权宣言》。

每个“记忆晶体”拥有360TB数据存储能力,在1000摄氏度条件下仍能保持热稳定性,在190摄氏度下,该存储设备可以保存138亿年时间。如果保存在室温下,意味着该晶体盘可以永久性保存。

南安普敦大学光电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使用飞秒激光技术,释放短暂强烈的光脉冲,将信息记录在3层纳米结构点上。每层纳米结构点相隔5微米。

研究人员称,它可用于留存未来人类社会文明的“最后证据”。

综合《科技日报》、《人民邮电报》、《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宗晓丽(QF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