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生二孩企业应获补贴 母婴室进商超不妨成标配

2016-02-25 10:22 钱江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女职工生二孩,企业应获补贴母婴室进商超,不妨成为标配

“妈妈生完二孩丢了饭碗,权益怎么保障?”“能不能建个母婴室,好帮助上班族带娃?”“文化礼堂怎能只喝喝喜酒,办办丧事?”2月24日下午,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旁听公民座谈会上的讨论热火朝天。

作为宁波两会的传统,今年继续邀请了50位来自社会各界的“旁友”,他们分成两组,结合当下各领域热点,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虽是旁听,但带来的干货真不少,2个多小时的时间转眼过去,大家仍觉意犹未尽。

热点一:

女职工生二孩,该得的权益一个也不能少

“二孩政策很美,再早十年我也想生!”旁听公民徐丽萍的发言引来一片笑声,“政策很好,但是一些想生二孩的女同胞们往往受到就业歧视,压力也很大,这是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徐丽萍在市总工会工作,她接到不少女职工反应,自己生了二孩回到工作岗位后,工作边缘化了,待遇变差了,有的甚至被迫辞职……“有个女孩子,生完孩子回到单位,办公室都被换到了厕所对面,让她怎么安心工作,安心带孩子!”徐丽萍举了一个企业变相辞退二孩妈妈的例子。

她建议宁波相关部门落实好2016年新修改的《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按照新条例女职工产假满后,享受延长30天的假期,保障总计128天的二孩产假,从制度上保证二孩妈妈的合法生育权不受侵犯。

徐丽萍还提出,对女性员工较多,受生育二孩影响大的企业予以一定的引导和帮助。“企业里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费达到一定比例,政府可以考虑给予财政补贴优惠,降低企业所承担的女职工生育成本。”

徐丽萍呼吁,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体系,降低二孩家庭的育儿压力,解决二孩妈妈的后顾之忧,“可以把社区的有利资源也用起来,设立更多公益性质的幼托机构和照料机构,减少双职工家庭的育儿开支。”

热点二:

母婴室能不能也进超市商超,成为一个标配

徐丽萍提出的职业女性育儿问题,引来会场不少“女旁友”的回应。胡中瞾,今年刚做了妈妈,孩子11个月,女性上班族的育儿艰辛,她深有体会。“我是‘背奶妈妈’,只能利用工作间隙存母乳,下班背回家给宝宝当‘口粮’。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单位能有个舒适的母婴室,不用在厕所里忍着臭气给宝宝存奶了。”胡中瞾感叹道。

一个安静明亮舒适的母婴室,是国外不少大城市在公共场所的标配。而据胡中瞾了解,目前宁波公共场所的母婴室非常少,仅有的那几个,设备装修都很一般。

“我希望一个母婴室,有一盏灯光,一把舒适的椅子,一台保温的冰箱,还有一个足够大的洗手台。”胡中瞾扳着手指,细述她理想中的母婴室。她希望这些母婴室,至少能先在宁波的各个大超市,大商场建立起来,在逐步建到办公场所,让准妈妈哺乳、存奶不在尴尬。

胡中瞾的建议得到了在场的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任学军的支持。宁波是全国文明城市的“四连冠”,在公共场所设置母婴室也是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体现。任学军建议胡中瞾可委托一名人大代表提出这个建议,以推进标准化母婴室在宁波的建立。

热点三:

文化礼堂成了聚会场所,应多搞些民俗活动

“我看到一份资料,宁波文化投入在全省排名都不算靠前。”旁听公民余丹来自浙江万里学院,多年来她一直关注着宁波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宁波有很多优秀的文化资源,也有很强的经济实力,余丹认为宁波的这些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她分析原因,除了财政投入不够之外,“宁波在文化领域高端人才比较少,相比杭州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陈炳尧是宁波文联的老“文化人”,陈老接过余丹的话题,也谈了宁波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文化礼堂是农村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但是现在一些文化礼堂的功能错位了,成了一个单纯的聚会场所。

“我看了宁波100多个文化礼堂,有很多礼堂只是办办喜酒,做做丧事,文化礼堂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陈炳尧很痛心,他建议,文化礼堂多搞些民俗活动、艺术表演、知识展览等,展示宁波各地的乡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施力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