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手术取出断在食道的10厘米塑料筷子。本报记者 雷键 通讯员 汪斌 摄
吃东西卡了喉咙,很多人会想办法吞下去或者吐出来,但老顾却选择了用筷子来“疏通”,哪料塑料筷子咔嚓一声断在了咽喉,10厘米长的断筷滑进了食管和喉咽部之间,差点要了他的命。
2月20日晚,老顾被救护车从老家四川邻水送到了重医附一院,他的情形,让平日里见惯不惊的胸心外科医生难以理解:一根10厘米长的塑料筷子断在了咽喉,上下不得。而这根筷子原本的任务,是去做“疏通”工作的。
41岁的老顾独居,2月19日晚炒了盘腊肉,原本高高兴兴地享受美味,哪料一不留神,一块腊肉卡进了喉咙,老顾慌忙中拿来一根塑料筷子,打算用筷子将腊肉弄进食道,没想到塑料筷来来回回弄了几下后,竟然咔嚓一声断裂,20厘米长的筷子,有一半截卡在了他的喉管,取不出、咽不下,过了一会,更是直接滑了下去,卡在了食道上方。
老顾以为断了的筷子能自己滑下去,于是他不吃不喝不动等到第二天下午,实在憋不住了,这才去了当地医院。医生一看,也蒙了,连忙建议他转院到重庆。
重医附一院胸心外科教授汪斌说,从医29年,鸡骨头卡喉、枣核卡喉的事遇到不少,但这样的“意外”还是头一次碰上。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老顾的痛苦,他们请来耳鼻喉科的专家会诊,希望能用最简便、安全的方式,将断筷取出。
经过检查,断筷位于喉咽部和食道之间,有10.1厘米长,距离关键的主动脉弓非常近。最后,大家决定在基础麻醉下,用硬质食管镜微创取出异物,避免经颈或经胸切开食管取异物的大手术。最终,医生有效避开各种可能治命的血管,成功将断筷取出。
昨日,老顾仍在重症监护室观察治疗中。
■特别提醒 异物卡喉切忌自行处理
“异物卡喉的情况,每年都有不少,以鸡骨头为例,我每年都能碰到十多人。”重医附一院胸心外科教授汪斌表示,如果发生异物卡喉一定要及时就诊,大多能顺利取出,切忌自行胡乱操作。如果异物过于尖锐,或停留时间较长,穿透食管壁继发感染导致纵隔感染,脓肿形成,脓胸,感染性休克,严重的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