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聚餐频发异物卡喉 婴幼儿如何避免呼吸道异物?

2016-02-20 09:33 南方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春节聚餐频发异物卡喉老人儿童成高发群体

春节亲朋相聚免不了各种宴席,然而,合家团圆的欢乐气氛中也有不和谐的声音——因吞食枣核、鱼刺、坚果等造成的气管及食道异物事件频频发生。据清远市人民医院统计,近半个月来,该院耳鼻喉科处理气管异物4人,食管异物11人,鼻腔异物19人,外耳道异物4人,取出下咽部异物鱼刺49人。

耳鼻喉科主任陈翠芳提醒市民,很多时候父母往往只留意小孩子是否吞食异物,对于老人家却有所忽略,“其实老人与小孩都是食道及气管异物的高发群体,吃的食物都要斩碎煮烂”。

骨头卡喉小儿声嘶气喘

小丁才刚满一岁,除夕中午吃了爷爷煲的鸡米粥,次日说话的声音显得有些不正常。“第一天没有什么异样,第二天一开口说话才发现他声音嘶哑,时不时感觉吸不上气,甚至有点气喘。”小丁爷爷说,他已经把鸡肉剁碎了,粥里面应该没有鸡骨头。他揣测,小丁很有可能是误食了餐桌上剩下的鸡骨头。

无奈之下,只好将小丁送去市人民医院。“果不其然,医生发现小丁确实误食了鸡骨头,卡住了食道。”陈翠芳介绍说。

无独有偶,年初二那天,该院还接诊了一位70多岁的患者张阿姨。张阿姨子女都不在身边,于是到弟弟家吃年夜饭,可是刚吃第一口骨头就卡在了食道内,想着在做客,张阿姨默不作声,即便弟弟一次又一次地给她夹菜,她也以“胃口不好”婉言拒绝。

直到年初二,张阿姨的弟弟发现她确实有些异样,细问之下,张阿姨才告知实情,最后被送到医院进行救治。由于没能及时取出骨头,张阿姨的食道损害得比较严重。

掌握两种气管异物急救法

陈翠芳介绍,每年春节前后都是气管异物意外伤害的高发期,耳鼻喉科中因气管异物就诊的患儿,比平时明显增多,由于其发病骤然,病变迅速,危险性大,是导致孩子意外死亡的常见原因。据清远市人民医院统计,近半个月来,该院耳鼻喉科处理的气管异物4人,食管异物11人,鼻腔异物19人,外耳道异物4人,取出下咽部异物鱼刺49人。

陈翠芳认为,家长应掌握两种气管异物家庭急救法。第一种是催吐法,一旦幼儿发生气管异物,家长可立即向患儿口腔内伸进食指、筷子或牙刷柄之类的东西,直达咽部,刺激其咳嗽、呕吐,以利于异物排出;也可以让孩子趴在家长膝盖上,头朝下,家长用手拍孩子后背,促使异物排出。

第二种是腹部冲击法,家长站在患儿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受害人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为止。

如果上述方法无效,马上将病人面向抱着他的人侧身抱起,使头部枕在抱他的人的左臂上,这样抱时可以让较小的异物较为顺利地进入较为粗短的右侧支气管内,避免异物在气管内上下活动或长住,而让右侧支气管堵塞,使左侧支气管可移动而进行呼吸,为去医院抢救赢得宝贵时间。在采取抢救措施的同时,家长要记得呼叫120,并尽快送往附近的医院,途中不要停止抢救。

异物卡喉切勿强行吞咽

陈翠芳告诉记者,收治的病人中多是儿童和老年人,儿童天性顽皮好动,喜欢把硬币、证章或其他小物品放入口中,哭闹或嬉戏时,偶有不慎就会吞入食管;老年人则是因为牙齿功能不行,当饮食过急或进食时精神不集中,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容易使枣核、鱼刺、鸡骨、肉骨等被吞入食管。

陈翠芳认为,当家人被鱼刺、鱼骨头、鸡骨、鸭骨、鹅骨等卡住咽喉时,千万不要自己在家强行咽饭团、青菜、喝醋或者用手指扣咽喉,以免造成二次伤害,最好立即到医院,医生会根据检查,确定是否有异物卡住,并根据异物卡住的地方采取不同的方法将异物取出。切忌存着异物会自行滑落胃腔的侥幸心理,让食管异物长时间停留在体内,以免造成无可挽回的结局,导致让人抱憾终身的悲剧。

那么如何预防食管异物发生?陈翠芳建议,进食时细嚼慢咽,不宜过于匆忙;教育小儿改正口含小玩物的不良习惯;幼儿哭闹或嬉戏时勿进食。

陈翠芳提醒市民,为了过一个健康的春节,不让疾病破坏节日的喜庆气氛,大家一定要增强节日防病保健意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和损失,若发现或怀疑气管异物或食管异物,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提醒

婴幼儿如何避免呼吸道异物

其实很多气管异物是可以避免的,特别是小儿呼吸道异物,所以正在哺养婴幼儿的家长更应注意以下问题:

1.4岁以下婴幼儿,喂给较硬的花生米、黄豆、玉米、瓜子、核桃仁等食物,最好碾碎后再让其吃。

2.孩子吃东西时,不要责骂、恐吓、逗乐,因大哭或大笑时,均易将口内食物吸入气管。

3.不要让孩子在吃饭时乱跑乱跳,互相打闹,以免跌跤造成食物呛入气管,大人更不能在孩子吃东西时突击其背部,以免发生食物呛咳而出现意外。

4.在给婴儿调剂食品时,要避免混入硬物杂质,如水果类先去核,鱼类先去刺,不易嚼烂的食物,先研碎再喂。

5.不要让孩子玩耍纽扣、玻璃、石子、硬币或细小拼装的部件,更不能让其放进口里含着玩,或将小物件塞入鼻前孔及外耳道内。

6.婴幼儿因病服药时,不能给其完整的药片,只能服药粉或药水,更不能在小儿拒服药物时硬捏着鼻子灌,以免发生意外。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