舶来的“节日”营造甜蜜文化消费 文化成消费背后有力推手

2016-02-16 15:28 北京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舶来的“节日”营造甜蜜文化消费

春节的热闹气息还没散尽,2月14日这一西方情人节的浪漫风潮又被提前掀起,这个初春充满了甜蜜温馨的味道。今年情人节恰逢周末,商家也开始紧锣密鼓地抢占这一消费市场。罗曼蒂克的电影、原汁原味的爱情音乐会、充满爱情元素的话剧以及文艺范儿十足的书店、艺术展等,充满文化味的消费“节日”也营造出更浪漫的气氛。

甜蜜消费“节日”引发追捧

一年一度的西方情人节如约而至,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背景下,国内也掀起了一场由这个甜蜜节日引发的消费热潮。

有调查显示,在亚太地区,约有44%的受访者在2月14日当天有消费计划,其中来自泰国的受访者们最为热情,79%的人有过情人节的打算,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内地的受访者们,超过72%的消费者有意向在情人节送礼、消费,而且中国内地的情人节消费力度也高于亚太地区的平均水平,人均消费或达到近240美元。其中,中国男性消费者在情人节这一天的消费或普遍超过女性。

有业内专家对此表示,舶来情人节近几年在中国更受欢迎,甚至超过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拥有过情人节传统的地方。有消费需求就有消费产品。

节假日引发的消费热潮下,以主题消费为导向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近年来,消费者对文化艺术、娱乐、游玩的需求同步扩大,尤其在节假日,所以,这也促使消费场所为调整结构、应对消费市场而变得更乐园化、艺术化、娱乐化、多元化。

在国内文化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同时,引入各式文化、体育、健康、艺术等多元业态的跨界组合越来越热,诱引消费者成为消费场所和产品的重中之重,而针对不同节假日推出的文化消费则势必锦上添花。不同于春节期间各大消费产品多以家庭为单位,内容以亲子、合家欢为主题,情人节期间则更倾向于爱情元素。

定制爱情主题迎合观影群体

贺岁档和暑期档是比较成熟的电影档期,近几年,情人节档期逐渐被市场认可,而且,越来越多的爱情题材电影开始瞄准情人节等节日。如今每年都会有几部爱情题材的影片选择在情人节档期上映,今年的“情人节档”有3部新片上映,爱情片《谋杀似水年华》、《奔爱》,以及喜剧片《高跟鞋先生》。

但与往年不同,今年情人节档适逢春节档,而春节期间三部大片《美人鱼》、《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澳门风云3》的强势上映,使得2016年春节档票房斩获超30亿元,成为“史上最强春节档”。目前这三部影片的票房影响力还将持续,以至于今年情人节档的票房构成以喜剧为主、爱情为辅。2015年情人节档票房2.27亿元,今年情人节档票房高达5.8亿元。其中,爱情题材的影片仅占7000万元左右,大部分票房被贺岁片强势拿下,而2014年,情人节上映的爱情片《北京爱情故事》的首日票房就达到1.02亿元。可见,情人节的发酵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档期的时间,而对于情人节和春节撞在一起时,商家如何利用好“双节”也成为关键。

通常为争夺情人节档票房,影片发行方除了会提前对影片进行有针对性的宣发,影院也会采取相关的营销策略和形式来吸引观众。很多影院在情人节当日为消费者开启定制甜蜜电影时光活动,例如推出情人节电影优惠卡、定制影票、情侣互动游戏、抽奖活动、影院定制礼物、衍生品售卖等多种方式增加影院的多元消费。万达影城官网在情人节推出情人节影片推荐,以及“大年初七晒一晒,票根或者你的爱”,晒票根和合影送礼品活动。

文化成消费背后有力推手

消费者樊女士表示,“除了玫瑰花、礼物之类,其实每个情人节都想过得更有意义,往年我们会选择看爱情题材的电影,今年我和朋友选择了话剧”。如今,很多话剧、喜剧、音乐会等演出也开始更多地融入爱情元素,以情人节文化为内容创作的话剧《世界第一个情人节》讲述了两千多年前古罗马的情人节由来。该剧于2012年情人节期间在京首演时,就形成一票难求的火爆场面,因此也成为经典的保留剧目。从2012-2016年,每年都进行该剧的演出。今年情人节,该剧在北京燕山影剧院再度激情上演,这类话剧演出的成功也正是利用了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此外,北京音乐厅在今年情人节也上演“我心永恒”献给最爱的“TA”世界经典电影交响音乐会,演奏曲目包括《山楂树之恋》、《泰坦尼克号》、《冰雪奇缘》等多部经典原声之作。对于电影故事中爱情元素深有感触的消费者而言,这场音乐会是不错的选择。而且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也在情人节当晚上演了情人节特别音乐会。

北京大学文创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现在情人节已经成为文化消费的热门假期,高质量、内容新颖的电影、话剧、音乐剧等文化产品在这一节日推出,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节日的消费效应和潜力。

年轻化受众青睐多元消费

在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京成看来,情人节虽然大家都在说,但是毕竟对情人节有兴趣的受众普遍是20-35岁之间。消费群体决定消费内容和水平,除了电影、话剧、音乐会、演唱会外,艺术展、书店、游乐园、主题屋等也成为了近年来情人节文化消费里的主要项目。

以书店为例,万圣书园、老书虫、读易洞书房、光合作用书房、蓝羊书坊、单向街、猫的天空之城、PageOne等休闲书吧已经成为如今情人节期间消费、娱乐的重要场所。消费者李先生表示,“我和朋友是专门来单向街过情人节的,一层满满的是书,二层是情人节晚宴,店里文艺气质浓郁,能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看喜欢的书,是情人节不错的选择”。而且,很多有特色的书店也会推出相关主题的讲座、读书会、签名本发售等。此外,线上书店当当网也在情人节推出了“万物都与爱有关”的图书优惠活动。京东图书频道也主打“浪漫情人节”爱不停歇心意书达等活动。

张京成认为,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文化消费将成为主流。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如今文化消费已经从过去的物质型享受逐渐过渡到精神型消费。以物质消费为仪式,以文化内涵为核心,成为人们假日消费的重要心理,这也是文化消费产品诞生和调整的关键,在提升文化内涵的同时,逐渐趋向多元化、艺术化。

近年来,节日消费也呈现出一些特点,追求互动消费、碎片化消费、趋于定制与时尚消费、群体释放与宣泄消费等都是节假日里比较活跃的大众消费心理,捕捉到这些消费形式和需求,寻找规律、抓住商机,对于各个文化消费场所打造创意节日文化产品、策划节日文化活动极为重要。

北京商报记者卢扬陈丽君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