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11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印证了爱因斯坦的预言。记者从广州中山大学了解到,中国本土重大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已经于2015年7月份正式启动,部分关键技术研究已有具体进展,目前正在立项中。
据介绍,中山大学“天琴计划”是以引力波研究为中心,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任务的预先研究,制定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的实施方案和路线图,并开展关键技术研究。
根据此前的设想,“天琴计划”主要将分四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完成月球/卫星激光测距系统、大型激光陀螺仪等天琴计划地面辅助设施;第二阶段完成无拖曳控制、星载激光干涉仪等关键技术验证,以及空间等效原理实验检验;第三阶段完成高精度惯性传感、星间激光测距等关键技术验证,以及全球重力场测量;第四阶段完成所有空间引力波探测所需的关键技术,发射三颗地球高轨卫星进行引力波探测。
完成全部四个子计划,大约需要二十年的时间,投资大约150亿元人民币。
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介绍,中国目前在进行的引力波研究,主要还是胡文瑞等科学家将要参加的欧洲引力波探测ELISA项目,而中山大学“天琴计划”是中国本土的重大引力波探测工程,目前正在推进中。由于尚未获得政府部门的立项,目前还不能确立未来的发展方向。
李淼表示,引力波的发现,将会进一步刺激各国的研究进度,世界各地的引力波研究计划将很快推进,中国本土研究的进展也会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