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聚会饮酒机会又多了起来,酒依赖再度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酒依赖是指由于长期大量饮酒而产生的对酒的强烈渴望和嗜好,以至饮酒不能自制,一旦停止饮酒则产生精神和躯体的各种症状。
酒依赖的发生率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不同,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白种人多于黄种人。从经常性饮酒发展到酒依赖大约要经过10-20年。长期的习惯性的饮酒行为会导致身体的一个慢性酒精中毒的过程。我国每年死于酒精中毒的人数超过11万,占总死亡率的1.3%。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有数十万起,其中死亡事故半数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甚至发生了很多劝酒逼酒引发的纠纷。
为什么会产生酒依赖呢?酒依赖产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家系调查证实,酒依赖者的子女较不饮酒者子女酒依赖的发生率高4~5倍,发生早且严重。双生子研究提示,同卵双生子发生酒依赖的患病率较异卵双生子发生酒依赖的患病率高。
2.生物化学因素: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是酒精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催化剂,乙醛脱氢酶活性是影响饮酒的重要生物学因素。嗜酒者血小板单胺氧化酶活性降低,推测是酒精滥用的因素之一。
3.心理因素:心理机制支配饮酒行为,饮酒者的饮酒行为与成功或失败的自我评价有关。成功时常作出正性自我评价,乐意进行自省,饮酒较少;失败时力图避免作负性自省,饮酒可中断负性自省,饮酒增加。人格特征对酒依赖有重要影响,酒依赖者年幼时就有乖僻的表现,如活动过多、不合群、逃学、具有攻击性等,成年后表现为反社会人格或不成熟人格,应付困难和自控力较差。也有人认为性格外向,情绪容易调动,喜欢应酬的人也容易产生酒依赖。
4.社会文化因素:不同民族、社会、文化背景,家庭及婚姻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酒依赖均有重要影响。
从门诊接诊情况看,目前人们对酒依赖的认识还存有误区。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不少人认为这不是病,喝酒不是什么大事,不需大惊小怪,因此不到专业的机构戒酒。二是复喝问题严重。有些在医院或机构戒酒效果很好的情况下,不注意保持,不注意维持效果,往往会重新加入到饮酒队伍中来。三是家庭支持系统不给力。长期饮酒有些会给家庭生活造成很重的家庭经济或精神负担,饮酒者往往被推入不可救药的误区,出现自暴自弃。
对于酒依赖患者,应及早咨询心理医生,进行药物加心理治疗,或强制戒酒。戒酒是慢性酒中毒唯一的治疗方法和成功的关键,多数轻微戒断症状(如清晨震颤)患者无须治疗,轻、中度症状可门诊治疗,中、重度患者宜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应杜绝酒的来源。目的是预防和处理严重戒断症状(如痫性发作和谵妄),促使戒断成功,取得较好的远期效果。目前尚无成熟的戒酒药,苯二氮卓类是治疗戒断最安全有效的药物。另外,还要重视支持疗法,因为慢性酒依赖患者常以酒代饭,导致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应大量补充营养和B族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促神经营养药。合并胃炎或肝功能障碍者可用治胃炎药和保肝药。胰岛素低血糖疗法对改善酒依赖者的营养、减轻中毒及戒断症状有较好疗效。
总之,酒依赖是生物、心理及社会等复杂因素导致的后果,戒除酒瘾无特效疗法,治疗酒依赖仅靠单纯生物学治疗很难取得满意效果,须采取药物治疗、心理支持和社会干预等综合措施,经不懈努力才能取得疗效。(作者为河北医大一院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