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理解和接受他们的情绪反应
广州日报讯(记者黄蓉芳 通讯员白恬)“爸爸妈妈有了二胎,就不会像以前那么重视我了,万一我生病了,也不会全力抢救了,因为死了一个,还有一个嘛。”虽说童言无忌,但这段话却真实地反映了二孩家庭中大宝的心理危机感。儿科专家分析,这种危机感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担心同胞会剥夺父母亲对他的关爱,第二个是对自身安全的恐惧。这种恐惧,不少二孩家庭中的大宝会有,面对大宝因二孩而产生的拒斥和负面情绪,家长该怎么做呢?
家长要倾听孩子的心声
广医三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钟鑫琪建议, 家长务必要了解孩子的内心,并帮助孩子疏导情绪。
她说,很多孩子因为弟弟妹妹的到来,内心产生不好的情绪,但父母却容易因照顾小的而忽视大的。因此,不少大孩子因为心理情绪的影响,身体也频出状况,小病不断。这个时候,家长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家长可以通过模拟游戏、讲故事等方式诱导孩子将心里的想法、对事情的反应模式表达出来。对于有异常端倪的现象,比如,因二宝到来而产生的担忧、焦虑、甚至恐惧,家长可以经常与孩子一起讨论,反复诱导孩子把内心的负性情绪排解出来。
设置小锦盒让孩子写出心里话
对于一些不善表达或者性格内向、拘谨的孩子,家长可以设计富有心思的方式,比如,设置一个黑板或者小锦盒,让孩子将心里话写在上面,家长就此给予积极的回应,这样不仅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情感,让孩子在轻松愉快中体验父母的关爱,而且孩子在书写中能更深刻地表达内心的想法,从而把负性情绪排遣出来,达到自我情绪调整的效果。
多陪伴和多进行户外活动
广医三院儿科主任医师谭小华则提醒家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孩子表达出负面情绪,特别是反应剧烈,比如哭闹、对抗时,家长不要以一个成人的眼光去评判对错,而是应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理解和接受他们的情绪反应,用沉着、温和的态度来应对。
第二,陪伴及户外活动有助于缓解大宝心理恐惧。对于有恐惧感的孩子,家长应当多花时间陪伴。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些肌肤之亲,比如拥抱、抚摸,都是一个很好地缓解恐惧情绪的方法,另外家长可以陪孩子多在阳光下、空气清新的环境中活动,告诉他:“爸爸妈妈对你的爱就像这阳光,永远充足和温暖,它不会因为多了一个小朋友而减少。”
第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学龄期的孩子更是生活在多重的社会环境中,所以父母们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帮助大宝渡过情绪焦躁期。在家庭中,主要家庭成员要保持一致的教养态度,构建和谐、轻松、有爱的家庭气氛。在学校中,尽量多与老师沟通,让老师更多的了解、理解孩子的情绪、行为反应,以便老师能有的放矢地引导孩子,或许老师在有些教养方面能够起到比家长更好地推动作用。另外,可以多和其他和谐的二胎家庭进行互动,或者找几个同样有弟妹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这样孩子会获得更好的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