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维权
2月5日,华西都市报宣布将推出“万众直播”华西3·15晚会,同时开启3·15消费者全方位维权平台。不到一天时间,就收到了几十位消费者的爆料,其中还有来自贵州、江西等外省的消费者希望通过华西都市报维权。
“万众直播”华西3·15晚会现场,所有参会观众均可用手机直播,在微信微博上实时分享,届时将有几百万人观看晚会。
即日起,消费者可以通过热线电话028-96111,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微信,华西都市报客户端等渠道进行投诉,只要是真实有效的投诉,都会实时在华西传媒集群媒体平台上曝光,呈现方式有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等。晚会将从各行业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曝光,不排除有真实暗访视频呈现在晚会上。
精装房问题多
才入住几个月就漏水
衣食住行中,住是大部分老百姓生活中最重要的大事。2月5日15:47,成都市民杨女士通过华西都市报客户端向本报投诉,去年2月,她拿到了花200万买的精装房。可是入住几个月之后,房子就出现了漏水、中央空调不制热、电梯故障等一系列问题。
“我们去找开发商协商解决问题,可是他们的态度非常恶劣。”杨女士告诉记者,该小区位于汇泉南路,有好几栋新楼盘,不止她一家的房子有问题。但是开发商对业主们的维权需求一直采取强硬的拒绝态度。
而就在之前的十多分钟内,成都市民陆先生、刘女士分别在15:30、15:19通过华西都市报客户端发来投诉,均是住宅问题。陆先生称他买的精装房质量差,遭遇空调不制热、入户门开裂、门框掉落等问题。
刘女士同样要为自己的精装房讨个说法,“按合同该2015年12月交房,但开发商提前通知交房,并直接按2015年11月计算物管费,而我们收房遇到很多质量问题,到目前为止都无法交房!”
烤鸭店倒胃口
他人吃剩汤锅端上桌
餐饮也是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重灾区。“我要投诉昨天晚上吃的锦绣路一家烤鸭店。”成都市民胡先生通过微信向记者发来他的遭遇。4日晚上,胡先生和家人在烤鸭店吃饭,吃到中途的时候,服务员把胡先生桌上的涮羊肉锅端去加碳。但是端回来的涮羊肉锅里却无故多了许多胡先生并没有点的菜。
“快吃完的时候,妹妹在锅底里捞出了山药、藕片和蟹肉棒。关键是我们并没有点这三样菜,蟹肉棒也不可能是底菜。”胡先生说,服务员肯定错把别人吃的锅端给他们了,“快过年了,想想都很倒胃口。”
春节消费遭遇陷阱
本报帮您维权到底
对于以上几位消费者的投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将继续跟踪报道,帮助他们捍卫自己的权益。
春节假期马上就要开始了,不管是出门旅游还是在家团圆,如果你遇到了不愉快的消费经历,欢迎通过华西传媒呼叫中心电话028-96111,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微信,华西都市报客户端等渠道进行投诉。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投诉人需要按照“投诉商家+投诉主题一句话概述+投诉内容”的格式进行投诉。
为了保证投诉内容的真实性,投诉人同时需要留下“投诉人姓名+投诉人手机号+投诉地区”三个准确信息,我们将会对投诉人的姓名和手机号等信息进行严格保密。
只要是真实有效的投诉,都会实时在华西传媒集群媒体平台上曝光,呈现方式有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等。
在接到消费者的爆料之后,本报记者将把问题转给相应的商家,搭建一个与消费者快速沟通的渠道。另外还会对事情的前因后果进行全方位的曝光。如果消费者的权益还得不到保障,记者将和消费者一起联系消协、工商等相关部门,维权到底!
华西都市报记者崔江艾晓禹杨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