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三天就是春节了,省会的商超、年货市场里依然是人头攒动,好不热闹,酒店的年夜饭也是一桌难求。然而省会的书店、博物馆则是门可罗雀,图书市场也早早打烊歇业,与之形成了鲜明对比。目睹此情此景,禁不住想呼吁人们在享受物质大餐的同时,别忘了给自己和家人准备一份“精神大餐”。
春节七天假,给辛劳了一年的人们提供了难得的休闲时光。身处“快时代”,“时间去哪儿了”是很多人都有的感慨。在一个多元的时代里,读书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掏出手机可以读书,打开平板电脑也能浏览各种资讯。不过,阅读和观赏需要心情和心境,“宁静方能致远”,所以我们主张静下心来,在书桌前好好读几本“大书”;拿出些时间走进博物馆,认认真真鉴赏和领悟前人创造的人类文化瑰宝。
很多人在读书、参观时,喜欢随手记记、写写,这种深度阅读远不是拇指碎片化浏览所能代替的。有人感叹,长期拇指化阅读,或将损伤长阅读、长思考、长创作、长创新的能力。确实如此,阅读、思考和创造都是存在惯性依赖的,长期碎片化的快餐文化和浅阅读,不可避免会导致一些“功能萎缩”,让人们做人做事变得“眼高手低”。
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阅读或许不能给我们创造太多的物质财富,却能提供启迪智慧的精神食粮和人生动力。
开卷有益,读什么样的书,看什么内容的展览,品味什么样的文化,或许因人而异。但不要忘了,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读书还是要读一点经典,还是要看一点“硬货”,这些“硬阅读”提升的知识、见识、才识,潜移默化中积淀的智商、情商和人文素养, 会在不经意间散发出来,让你与众不同。
其实我们从来就不缺读书的时间,缺的只是读书的心情。给自己和家人准备一份“精神年货”吧,少些应酬,多些文化味,让这个春节文起来、动起来、充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