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心情主人春节回家才快乐!掌控情绪小窍门

2016-02-04 19:41 羊城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做心情主人,春节回家才快乐!

春节假期即至,大部分人归心似箭,没心思工作,就连情绪都特别亢奋。然而如果遭遇旅途中又挤又塞,容易心情焦虑,情绪大涨大落。该如何调节心情,避免人在囧途、平安回家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张璐璐表示,在外界环境无法改变的前提下,调控好自己的心情,才能快乐回家。

一票难求,

降低心理期望

临到春节,外地人都会买票坐车回家跟家人团聚,但春节的高铁票往往早就销售一空,等退票又很难如愿,这时候要对自己的心理预期进行调节。

“提前做好最坏的预期,比如买不到飞机票,可以选择高铁票,高铁票买不到就买普通火车票,再不济可以选择坐大巴。”这么不断降低自己的心理期望,那么即便没有买到合适的票,心理落差也不至于太大,一旦买到合适的票,心情自然会格外愉悦。

想象脱敏,

放飞焦虑情绪

“我一到车上,看见人头涌涌,就会紧张害怕”,不少朋友在旅途中会有这样的感受。张璐璐认为,该类人群可以在出行前通过想象脱敏缓解焦虑情绪。例如:在纸上把引起焦虑紧张的事件罗列出来,依据自己的感受,将紧张项目的分数定为0-100分之间,每个项目之间的紧张度分数的差距大致相等,如都相差10分。如火车上人群拥挤打20分;火车上声音嘈杂打30分……

按照分数从低到高,一一开始练习,使每个项目能在想象中产生逼真的图像。先从紧张分数最低的一项开始,想象所描述的情境并保持30秒左右,感到紧张时即做放松练习,深呼吸,慢慢走动等。以此类推,练习每一个紧张事项,通过了紧张度最高的项目,你就会对降低紧张和焦虑有充分的信心。

保证睡眠,

避免旅途性精神疾病

近几年,乘客因旅途性精神病而出现闹剧的例子不少。张璐璐解释,这种疾病病前往往有明显的精神应激或过度疲劳情况,再加上火车车厢、大巴内的过分拥挤、封闭性强、慢性缺氧、嘈杂吵闹、营养水分缺乏等综合因素,均可导致乘客在旅行途中急性起病。

“旅途性精神病患者常常出现意识障碍,产生片段性的妄想、幻想或行为紊乱,例如突然觉得车厢里的环境发生了不利于自己的变化,甚至认为周围的人会谋害自己,情绪容易激动,产生冲动行为。”张璐璐表示,这一类患者在出行前,需要放松心情,保证充分的营养摄入和睡眠,出行前还可在家人的陪伴下进行想象脱敏。

Tips

1、不带大量现金出行,以免总是担心被盗,导致情绪紧张。

2、出行前应睡足觉休息好,避免连续几天疲劳作战。

3、结伴同行,一路上相互有照应,可减轻旅途上的心理压力。

4、学会转移注意力,在长途旅途中,尤其是塞车等候等出现焦虑情绪时,有意识地与朋友聊天、打牌、听音乐、看书等分散注意力。

受访专家/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张璐璐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黄月星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