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袭来这些眼病易高发

2016-02-03 15:34 羊城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寒冷袭来这些眼病易高发

平安过

大年

这些眼病易高发

寒冷袭来

受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教授 黄仲委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张秋霞

今年冬季气温不稳定,冷空气时不时来袭。每当气温骤然下降时,眼科门诊的病人也会相应增加。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教授黄仲委提醒读者,要关注以下这些在天气寒冷时易出现的眼病,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眼保健篇

图/东方IC

降压用药不当,或诱发眼中风

黄仲委介绍,与脑中风可分为缺血性脑梗和出血性的脑出血相似,视网膜静脉阻塞为出血性眼中风,视网膜动脉阻塞为缺血性眼中风。眼中风多是一眼发作,也有双眼同时发作,有些人是一只眼睛发作失明了,另一只眼又跟着发作。其最重要的症状就是无痛状态下急速的视力下降。

患者可能会一觉醒来发现眼睛看不见东西;也有患者感觉眼前变暗,最后是一片漆黑。眼中风多突袭老年人,60~70岁的患者占了七成,有“三高”症状和动脉硬化的长者尤应引起警惕。

此病发作起来十分凶险,特别是视网膜中央动脉主干发生阻塞时,可导致突然全盲,若发病超过4小时未能有效治疗,视力将难以恢复,治疗不及时,视网膜动脉阻塞致盲率可高达90%。由于病情急骤,对于缺血性眼中风在前往眼科急诊时,能先行做一些紧急处理有好处。在出现眼中风症状,尤其是先前曾经有过一过性失明者,在前往眼科就诊同时,可先行自救:做深呼吸,适度运动,适度按摩眼球(视网膜脱离者除外)或喝一大杯温水等。如果手头有药,可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粒、安宫牛黄丸半粒。到医院诊治要刻不容缓,千万莫抱着“等等看”的心理,以免错失抢救良机。

【预防】冬天御寒保暖对预防发病很重要。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全身血管性疾病以及吸烟都是眼中风的高危因素。因此,有上述高危因素的中老年人更应积极防控原发病,避免吃高油、高糖、高盐的食物,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情绪过度波动,睡眠要充足并适度运动,

要提醒的是,有以上疾病者要在医生监护下用药,由于这些慢性病须长期用药,有些人图方便,自行用药是有一定风险的。如有些人晚上眼中风,与用降血压药不当,引起血压过于降低,导致血流过缓、血栓堵住血管有关。

躲被窝看手机,或诱发急性青光眼

打边炉辣锅底,

最易诱发麦粒肿

麦粒肿,广州方言俗称之为生“眼挑针”。麦粒肿是细菌感染引起睑腺体的急性炎症。这病初起2~3天会觉得眼痒,并伴有眼睑水肿、充血,继而有胀痛和压痛,在近睑缘处可触到硬结。感染发生在外眼角者,疼痛特别显著,除了外侧球结膜水肿,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约3~5天后,硬结逐渐软化,在睫毛根部可出现黄色脓头,积脓一经穿破皮肤向外排出后,眼部的红肿会迅速消退,疼痛亦随之减轻。若炎症扩散,会形成眼睑蜂窝组织炎。

【预防】严寒突袭,打边炉(涮火锅)是很多人的喜好,认为既御寒又饱肚。但因为汤底材料多偏温辣,加上围炉时温度高,吃肉又偏多,易热气上火累及眼部。因此要适可而止,常患麦粒肿的人,最好远离火锅,以清淡饮食为妙。另外,要避免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吃过多的甜食,多喝水并保持大便通畅以避免脾胃积热之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常见于中老年人,是常见的急性致盲性眼病,处理若不及时视力骤丧而不可逆。发病与情绪、气候有关,如过度忧伤、动怒,气温骤然下降等均是导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常见诱发因素。以上诱发因素引起血管神经调节中枢发生故障,致使血管舒缩功能失调,眼压急剧升高,导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作。

黄仲委介绍,本病来势急骤,剧烈头痛眼痛、眼红、瞳孔散大、眼压升高,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一旦发病宜尽早到眼科处理为妥。一旦确诊,需要缩瞳孔、降眼压、尽早手术治疗。

【预防】中老年人为避免青光眼发作,要注意保暖,要心情舒畅,避免动怒,喝水是好习惯,但不要一次喝水过多。不要太长时间用眼,尤其不要在暗处看手机,这很容易导致眼压升高。有些老人由于天气寒冷,喜欢关着灯躲在被窝里长时间看微信,这是很不好的习惯。由于发病时有明显的眼红,容易误诊为急性结膜炎而耽误治疗时机,因此出现眼红并且有明显的眼痛、头痛、视力下降者,一定要尽快到眼科检查。

责任编辑:张博(QF0005)  作者: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