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老人捡到一颗假牙,老人给尹师傅送来10个包子,帮中年人收好价值2000元的皮服,中年人仅给尹师傅递来一根香烟,我为尹师傅抱不平。”2月1日,79岁的汪振文特地拨打武汉晚报新闻热线,呼吁失主从好心人手中取回遗失物,应该讲点“胃口”。
汪振文老人口中的尹师傅是中山公园一公厕的管理人员尹熙盛,今年54岁的他在中山公园的厕所里才干了半个年头。乐于助人、拾金不昧,是许多相熟游客对尹师傅的评价。就在1月28日,他在清理厕所时捡到了1件皮服,市场价格在2000元左右。
尹熙盛将皮服放到工作间内。不久,一名中年男子回到厕所寻找。经过一番确认后,尹熙盛认定中年男子就是皮服的主人,于是拿出皮服,物归原主。男子一面不停地说着谢谢,一面从兜里掏出一根香烟,递给尹师傅聊表心意。
“别推辞,一点意思。”男子将香烟塞到尹熙盛手中后,便匆匆离去。常在附近锻炼的汪振文老人看到了这一幕,便“教育”起相熟的尹师傅:“你太傻,一根烟你也接,这么好的皮衣,他应该给你一包烟作为酬谢。”
原来,这不是尹熙盛第一次拾金不昧。从现金到衣服,甚至假牙他都捡到过,但说起回报,失主不尽相同:“丢失假牙的爹爹拿到假牙后,当即掏出10块钱,想感谢尹熙盛,却被他拒绝,随后特地买来10个包子表示感谢。”汪振文说,有次捡到2000元钱,失主却只说了声谢谢就离开。
“好歹帮你找到了,小件物品买个水,大件物品买包烟,难道不应该吗?”汪振文说,做人不能不讲“胃口”。对老人的话,尹熙盛倒很是淡定:“我也不是图什么,很多情况下,我收下东西也不好意思,毕竟举手之劳。”
汪振文坦言,自己并非不知道知恩莫图报,但是中国自古就有“受人滴水恩,自当涌泉报”的古训。
其实老人的说法并非毫无依据,我国《物权法》第112条:“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在《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中也有“处理无人认领的物品后,公安部门按拾获财物价值10%的金额对拾得人给予奖励”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