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亲朋好友聚会,餐桌上难免要喝酒助兴,可是如果喝到假酒,后果会很严重。上海的王先生喝了假五粮液后一度眼睛失明,警方调查发现,“五粮液”竟然产自安徽芜湖山村的一家养猪场。日前,芜湖警方联合工商部门成功斩断一个特大制假售假网络,收缴假酒上千件,涉案价值上亿元。
一个小小的养猪场里面不养猪,造出的却是大量假的五粮液和茅台这样的高端酒,这是悲催的事情。更为悲催的是,这起案件浮出水面是因为上海一位消费者喝假酒喝瞎了眼睛。假如说,消费者没有喝瞎眼,是不是意味着“养猪场里的名酒”会依然源源不断流入市场?
执法部门这次将涉案人员一网打尽,将所有设备进行收缴。可是留给我们的伤痛却是沉重的。其实,我们有一个监管制度叫酒水随附单,所有进入市场上的酒水必须有随附的“身份证”。有了这样的监管,只要落实到位,就不会出现多大问题。问题是,假酒泛滥之下,没有随附单,为何有人敢买?为何有店家敢卖?对于这起事件而言,执法部门不能只是摧毁假酒的制造者,还要顺着这个渠道找到帮助运输的,帮助销售的。据调查,这些假酒已经流入到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那么,在这些地方究竟有哪些商家在销售假酒?没有酒水随附单,说明这就是假酒,商家知假卖假坑害消费者的罪行也应严厉追究。
需要考虑的还有废旧酒瓶、瓶盖的回收问题。在查处这起案件的时候,执法人员发现,虽然酒水是假的,可是瓶盖和酒瓶都是真的。这也意味着是废品回收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对于废旧酒瓶、瓶盖的回收,我们又该如何监管?还有假酒的印刷包装都是精美的几可乱真,那么这些印刷企业岂能“有钱就是爹”,为虎作伥?
酒水是特殊的商品,加强监管决不能让酒水随附单成为摆设,更不能等“消费者喝瞎了眼睛”之后才去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