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8所、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工程完工、居民可通过APP预约社康中心或医院就诊、新开工和筹建保障性住房6万套……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16年主要工作时提出,今年要办好116件民生实事。扫描报告随附的二维码,一项项和民生直接相关的工作、一件件看得见的实事,让很多市民都找到了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兴奋点”。
市政府2016年度要完成的116件民生实事涉及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城市安全、交通、资源保障、环境保护、社区服务、便民等11个领域。自2013年以来,市政府开始逐年公布年度民生实事清单,并建立了相应的督办机制。2013年市政府年度民生实事为111项,2014年为116项,2015年为118项。
从内容来看,年度民生实事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越来越“实”而“细”,2016年度的民生实事增加了“便民”相关内容。其中包括:初步建成市民网页和企业专属网页,推出政务服务手机办事APP;深化民生领域信息惠民应用,实现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办理、高层次专业人才认定等15项事项一站式办理;年内实现驾考申请无积压,考生可自主约考、自行选择考试时间和场地等。
多项民生实事对原特区外要达到的目标做出量化约束。其中,全市新增公办普通高中学位3900个,76%以上位于原特区外;新增幼儿园学位2万个,70%位于原特区外;原特区外500米范围公交站点覆盖率达到93.5%;对300座以上公交简易站台、旧站台进行标准化改造,其中95%位于原特区外;新建市政中压燃气管网110公里,其中原特区外98公里;在原特区外新建污水管网1000公里等。
民生投入增长快于GDP增长,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民生,已成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从重大民生工程、年度民生实事到民生微实事,深圳不断在民生实事建设上改革创新,在把民生实事做“实”上下足功夫。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18项民生实事完成116项,其余2项正在抓紧推进,6700件民生微实事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