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则中国出口欧洲茶叶中检出高含量高氯酸盐,欧盟准备制订严苛标准,限制中国含高氯酸盐茶叶进口的消息引发关注。中国出口欧盟的茶叶数量虽然不是最多,总额约1亿美元,但是,这对中国茶叶的打击可能是巨大的,因为欧盟的禁运会对其他国家产生示范性效果。
从报道来看,这种污染物如何进入中国茶叶产业链还是未知。但是,高氯酸盐对环境的污染在美国和欧盟已经被广为认知,美国环保局和欧洲食品安全局等已经将其列为环境污染的主要物质。中国学者也对其在中国的污染做了一定的研究。
高氯酸盐中由于含氧元素很高,所以,主要用作火箭燃料和烟火中的氧化剂以及安全气囊中的爆炸物。多数高氯酸盐溶于水,从而造成污染物通过水流在自然界到处流淌,然后在植物和食物链中富集,造成面源污染问题。
人体吸收高氯酸盐后,主要危害是干扰人体甲状腺对碘的摄入,而导致甲状腺疾病,以及打乱人体的新陈代谢,造成贫血以及肺病等。
根据研究和报道,高氯酸盐在美国饮用水和欧洲的食物中都有检出。1997年后,美国环保局在加州、德州、内华达州等26州的饮用水中都有检出高氯酸盐;2015年2月,德国机构在爱他美等婴儿配方奶粉中也检出了高含量的高氯酸盐。这表明,中国的高氯酸污染不是一个特例。
高氯酸盐对水资源和农业的影响在中国也有了不少的研究。刘勇进等在2004年发表题为《北京市饮用水中溴酸盐、卤代乙酸及高氯酸盐研究》的论文,指出他们于2001-2002年在北京的饮用水中已经发现存在高氯酸盐污染,尤其是以地下水为水源的饮用水中,污染尤其明显。
陈桂葵等人在2011年发表题为《高氯酸盐对水稻生理生态的影响及其在稻田系统中的分布规律》的论文,发现水稻对高氯酸盐的富集能力非常强大,其富集的部位包括根、茎、叶和谷。这表明高氯酸盐对食品安全的威胁是巨大的,中国政府必须重视这个问题。
美国环保局在加州等26州的饮用水中检出高氯酸盐后,美国政府做了大量的研究。美国环保局认为,其主要的污染源为(1)导弹火箭燃料制造和发射后的化学残余;(2)烟火燃放残余;(3)含高氯酸盐的化肥的使用(这些化肥主要进口于智利);(4)一些含高氯酸盐的电池的制造和使用后的污染;以及(5)自然界天然存在高氯酸盐(世界上天然高氯酸盐主要产地为智利)。美国环保局的统计发现,高氯酸盐污染尤以内华达和加州等州的饮用水为最,因为他们饮用水源的克罗拉多河上游和Mead湖附近存在美国主要两家导弹燃料制造商。
2011年之后,美国政府对饮用水中的高氯酸盐含量,以及高氯酸盐可能污染来源都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高氯酸盐对饮用水和食物的污染开始得到了控制。
但是,在中国的研究中,对于高氯酸盐的污染来源至今还不是清楚。
中国茶叶生产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区,2013年茶叶产量前五位省份为:福建、云南、湖北、四川和浙江。我认为,这次出口欧洲茶叶中检出高含量高氯酸盐,可能是中国饮用水和食品中高氯酸盐污染严重的一个侧面反应。希望中国政府能够搞清楚污染来源,从而制订相应政策加以控制,确保人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