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在局麻下,在锁骨下方胸壁皮下组织内植入静脉导管和注射座,既安全又美观舒适,最长可使用19年
医学指导/广东省放射介入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珠海市人民医院院长、介入诊疗中心主任陆骊工教授
在医院里,经常可以看见需要输液的小宝宝被妈妈抱在怀里,身边围着好几个护士,焦急地寻找着宝宝的血管,可是孩子已经连续打了一个多月的针,手臂上、脚上布满了针孔,青一块紫一块的,宝宝疼得哇哇大哭,妈妈一脸心疼,护士们更是急得满头大汗……
这样的场景,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不仅是孩子,就是成人,如果需要长期输液,恐怕面对日日扎针之苦都要蹙眉。如今,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输液港”轻松解决啦!日前,广东省规模最大的介入治疗中心落户珠海市人民医院,在揭牌仪式上,广东省放射介入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珠海市人民医院院长、介入治疗中心主任陆骊工教授介绍,放置“输液港”其实也是一种介入技术,即在局麻下,通过在锁骨下方胸壁的皮下组织内植入一个静脉导管和注射座,开通一条静脉通道,就可以输注各种药物、营养液,甚至抽血化验等,使用期限最长可达19年,病人再也不用忍受反复扎针找血管之苦了。更重要的是,患者体外没有外露导管,洗澡、泡澡、蒸桑拿和游泳都不受影响,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文/广州日报记者冯冯
案例
化疗病人恐惧打针睡不着
李女士患了乳腺癌,接受手术治疗后,还需定期接受化疗。对于化疗,李女士一想到以前见过的化疗病人打针打到手发黑、皮肤溃烂就感到非常恐惧。为此,有一个多星期,李女士夜夜都睡不着,甚至一度想拒绝化疗。医生告诉李女士,现在可以选择静脉“输液港”进行输注化疗药,不必每日受针扎之苦,对生活的影响也很小,李女士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和李女士一样,王老伯因病也要经常住院输液。可长期卧病在床的王老伯,外周静脉若隐若现,每次打针都困难重重,帮王老伯打针也成了护士们“难以完成的任务”,有时需要输注静脉营养药更是让王老伯苦不堪言。在医生的建议下,王老伯放置了静脉“输液港”,通过“输液港”补液、输入静脉营养药,王老伯感觉到轻松多了,护士们也不再感觉头痛了。
建议
长期输液首选“输液港”
陆骊工介绍,临床上像李女士与王老伯这样需要长期输液的人不少。特别是一些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需反复大量输液。而在频繁的输液后血管弹性变差,护士在患者手背、前臂、双足和小腿已很难找到可扎输液针的血管,即使输液针勉强扎得进去,没多久患者就出现疼痛,甚至相关部位开始发肿,只好拔针重来。为此,病人和医务人员都深受困扰,临床上往往使用中心静脉通路输液来解决这些问题。
所谓中心静脉输液就是把药物直接输入到身体深处的大静脉里,主要依靠深静脉穿刺,但深静脉穿刺只能短期使用,最多不能超过一个星期,要想长期使用,必须多次进行穿刺置管,不但增加病人的痛苦,也大大增加了各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而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问世,很大程度上改进了上述不足,但是PICC的留置时间短,且不适合长期化疗及营养液输注,并发症较多,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仍较明显。
“解决长期输液治疗的难题,静脉‘输液港’是最好的选择。”陆骊工介绍,“输液港”可以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难度,减少感染风险,同时可将各种药物直接输注到中心静脉,防止刺激性的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长期使用总体费用不增加,可用于血样采集,美观方便,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是目前恶性肿瘤化疗包括长期肠外营养治疗患者的最佳方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普及,在我国部分地区也逐渐流行。
优势
舒适安全 洗澡、游泳都不受影响
“输液港”到底是什么?
陆骊工介绍,顾名思义,就像一个用于静脉输液治疗的港口,通过这个港口,可以将各种药物、营养液、血液制品输入到中心大静脉。“输液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叫注射座,埋置于皮下,顶部由可以耐受反复穿刺的硅胶材料制成;另一部分为不透X线的硅胶导管,头端连接在输液座,末端留置在中心静脉内。
“输液港”如何植入皮下?陆骊工称,“输液港”植入一般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完成,分为静脉导管的置入和注射座的植入两个步骤。医生将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植入部位,大多数病人的注射座放置在右侧锁骨下外侧的凹窝内,在此部位进行植入对病人的生活影响小,护理起来也方便。植入后的“输液港”可长期保留在皮下,除了输注日常的各种药物液体,还可以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输注血液制品。遇到有需要抽血化验等情况时,也可以通过“输液港”进行血样采集。“按穿刺隔膜能让19G的无损伤穿刺针穿刺1000次,蝶翼针连续使用7天来计算,‘输液港’可使用19年。”每次“打针”也非常简单,只要把针扎到注射座就可以,病人的疼痛感远远小于平时扎血管或是“打屁股针”。
因为植入在皮下,有皮肤保护,“输液港”不易被感染,患者洗澡、泡澡、蒸桑拿和游泳都不受影响。如果患者治好疾病无须再反复频繁输液,也可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手术取出“输液港”。但陆骊工同时提醒说,植入“输液港”毕竟是一种有创伤的治疗方式,有一定的相关手术风险,因此是否适合植入“输液港”、采取何种手术方式仍需要专业医生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