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手术有风险 不是想做就能做

2016-01-25 16:50 山西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亲眼见妈妈瘦了近百斤 283斤的儿子也来做减重手术

医生:减重手术有严格的手术指征,不是谁想做就能做

孙女士接受减重手术前

术后瘦到150斤

通过改造肠道结构,8个月的时间里,妈妈从246斤瘦到了150斤。这让19岁的儿子小发(化名)心动不已,他也希望借助手术让自己轻松一些。因为他的体重达到了283斤,稍微干点儿活就气喘吁吁,晚上睡觉也总觉得憋气。

1月20日,在山医大二院普外科病房里,记者见到了准备出院的小发,他兴奋地告诉记者:“手术做完才一个星期,就已经瘦了23斤。”

术后8个月妈妈减到150斤

“全身水肿,胖得不成样子,血糖、血脂、血压都高,老觉得憋气,啥活儿都干不了,就连梳头、穿衣服都得爸爸、姐姐帮忙,真的是太痛苦了。”回忆起妈妈减肥前的状态,小发感慨不已。他说,当时为了给妈妈看病,全家人到处求医,中药、西药吃了不少,也用了不少土办法,但就是不见好转。去年5月,在朋友的建议下,全家人来到山医大二院内分泌科求诊,一番检查下来,大夫认为小发的妈妈孙女士的主要症结是“太胖”,家人也深知,孙女士的胖和多年用药有关,大夫建议孙女士做减肥手术。“妈妈一听手术能缓解自己的病情,当下就同意了,因为这么多年来,钱没少花,病情却不见好转,妈妈真的是太痛苦了。”小发说,事实证明了他们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如今,8个月过去了,孙女士瘦到了150斤,之前所有的不适都消失了,最主要的是,生活能够自理了,睡眠质量也高了,还能帮家里人干活了。用孙女士自己的话说:“这才有个人样了!”

这一切,小发都看在眼里。此时,他的体重已经达到了283斤,稍微干点儿活就气喘吁吁的,晚上睡觉也总觉得憋气,还经常发脾气,好像不受自己控制似的,全家人都觉得这和他身体太胖有直接关系。

为减肥曾在武校练习一年

妈妈那么胖,儿子也那么胖,很多人认为和遗传有关系。小发及家人却不这么认为,他告诉记者,妈妈以前也不胖,主要是让病拖得,自己呢,应该和吃有关系。“我从小饭量就大,十一二岁的时候,就明显比周围的同学要胖。”小发说,一直到2014年春节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太胖了,当时是220斤。为了减肥,大年初三,他就背着行囊到当地一所武术学校上学去了。“每天早晨5点钟就得起床,到山上跑步,一直到8点半才能吃早饭,9点开始一直到11点40分,是马步、拳脚等套路练习,下午又有两个小时的基本功训练,晚饭后是散打。”小发说,在家的时候,虽然胖,但也一直在家里的包子铺帮忙,自认为体力还不错,可一下子要接受那么高强度的练习,开始时还真有些吃不消。但为了尽快让自己瘦下来,他一直坚持着,也刻意控制着自己的饮食,一天只吃两个馒头、一碗米粥,慢慢的,竟成了习惯,到2015年春节回家时,已经减了70斤。

然而,回家后,之前在武校养成的生活习惯却没能坚持下来,小发的饭量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不受控制。而且因为要忙活生意,吃饭、睡觉都很不规律,体重再次出现反弹,飙升到280多斤。

手术一周后瘦了23斤

1月初,在家人的陪同下,小发来到山医大二院,决定通过手术减肥。经过前期检查,1月12日,小发顺利进行了“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其实,1月11日,在小发手术前一天,记者就曾在病房里见到过小发,可能是肥胖导致情绪不好,没说两句话,他就烦躁不已,对记者的采访也有些反感。1月20日,手术后经过一个礼拜的观察,小发一切指标正常,终于要出院了。再次见到小发,记者发现,他情绪明显好转,还有些不好意思地向记者表示歉意。“应该是胃变小了的缘故,这几天吃的顿数是多了,但饭量明显减少了很多。”小发告诉记者,手术前,他的一日三餐是这样的:早餐,两个包子,两包方便面;午餐,一到两大碗米饭加菜;晚上是一笼包子加一碗饭。手术后的这几天,一碗馄饨分三次才能吃完,效果也很明显。“体重已经减了23斤,现在是260斤。”小发的主刀医生、山医大二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陈文亮介绍,除了体重,小发的腹围从之前的140厘米下降到135厘米,大腿围由70厘米减少到65厘米,BMI(体重指数)也从50.5下降到了46.8。

减重手术有严格的手术指征

“先是妈妈通过‘胃旁路术’瘦了近百斤,然后是儿子通过‘袖状胃切除术’有了明显效果,这种母子减肥的案例并不多见。”陈文亮医生说,通过手术减肥,在很多人眼里还是一个新概念,在认识上也会有一些误区。但不管是“切胃”还是“肠改道”,都有严格的手术指征,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最重要的判断标准是体重指数,脂肪比重、腹围数值等也属于参考指标。

据介绍,以下两种情况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BMI>35,不论有无合并Ⅱ型糖尿病;BMI>27.5,合并Ⅱ型糖尿病或脂肪肝、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均控制欠佳。

对于体重指数低于27.5的中国人,陈文亮并不主张通过减重手术治疗,“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等综合方法达到减肥效果。”另外,对于想要通过手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患者来说,这并不适合糖尿病病程已经超过15年的“老糖友”,因为患糖尿病的时间越长,胰岛功能就越差,手术治疗效果不好。

陈文亮强调,对于重度肥胖病人(BMI>40)而言,减重手术治疗是获得长期而且稳定效果的惟一手段。相比不接受减重手术的患者,减重手术术后一年肥胖病人的平均体重降低31公斤,体重降低后可以有效缓解体重对于骨骼的压力,从而缓解骨关节炎。减重手术还可以有效解决和改善心血管疾病,国内有医院对实施减重手术的患者进行过调查,70%以上的患者高血脂得到了改善,78.5%以上的患者改善了高血压症状。对于合并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而言,减重手术是最为有效的治疗选择之一。

○链接

如何判断自己超重?

临床上诊断肥胖以体重指数(BMI)为标准。BMI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BMI指数:18.5—24.9,正常;25—29.9,超重;30—34.9,一级肥胖;35—39.9,二级肥胖;>40三级肥胖。

责任编辑:张博(QF0005)  作者: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