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人带孩子,利弊应该如何权衡?

2016-01-25 19:26 南昌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该不该给子女带孩子?相信这是每个中国家庭都会碰到的一个问题。如果带孩子,生活中的磕磕碰碰太多,对老人晚年的健康生活也是一个负担。如果不带,现在子女的工作生活压力又太大,照看孩子也是分身乏术,难免会使子女对老人有怨言。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有匿名网友认为老人不想带就不带,提出了自己的5条理由:

一、无论从伦理上还是法律上,老人并没有抚养孙辈的义务。

二、人年纪大了,体力和精力都不如年轻的时候。带孙子是件很折腾的事,老人是很难照顾得了的。

三、孩子的人身安全和教育质量是大问题。老人力有不逮,而且教育观念未必跟得上时代。

一旦出现问题,不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还会使老人与子女间出现嫌隙,不是儿子说三道四,就是媳妇唠唠叨叨,影响家庭和睦。

有一个例子,有位老大娘带外孙女,由于一时疏忽,外孙女直接从楼上掉下去了,好在后来经过手术,外孙女活过来了,也没留什么后遗症,但这位老大娘此后的境况却十分悲凉。老伴埋怨她,女儿和女婿也不再理她,老大娘的精神崩溃了……

四、老人为了工作和家庭辛苦了一辈子,晚年该是他们放松放松,追求自己生活情趣的时候了。不应该再被抚养后代的重任缠住。

五、子女自己带孩子有许多好处,可以培养子女的责任意识。让子女自己承担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感受抚养孩子的喜乐与困惑,明白父母的不易,才能让子女真正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一个理解尊重父母的人。

网友“江财大兵”认为,相比于对老人和孩子父母造成的影响,老人带孙辈最重要的影响还是体现在孩子的性格上。老人带孩子首先容易过分的溺爱和放纵,在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时,较多地采取顺从、满足需要的方式和态度,使幼儿过于“自我中心”,影响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其次老人相比父母更多地包办替代和保护,阻碍了幼儿的抗挫折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发展。第三老人易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生事物较慢,教育及养育观念相对滞后,多年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也不容易改变。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有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容易泯灭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第四老人们的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当,容易使孩子错失形成友好交往和优良品质(如谦让、爱劳动)的良好机会。最后多数老年人由于年岁大了,喜欢安静,不爱运动,也不爱外出活动。孩子与祖父母朝夕相处,长期困于老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中,容易使孩子失去天真幼稚的本性、视野狭小、缺少活力、不擅社交,还可能由于运动量小,身体缺乏锻炼,导致体质柔弱多病。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老人在风烛残年之时继续抚养后代固然不易,然而身为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却也是情有可原。

责任编辑:宗晓丽(QF0010)  作者:熊吉人 黄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