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产品应淘汰塑珠微粒

2016-01-16 09:13 南方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美妆产品应淘汰塑珠微粒

面对这股已然显现的“去塑料微珠潮”,我国政府和企业会跟进吗?大概这还真是一桩得看“良心”的事吧。

记得有那么一段时间,美妆产品特别是皮肤清洁产品的广告里经常会宣称产品中含有一些“柔珠”“微珠”“颗粒”之类的物质,号称具有深入清洁及按摩皮肤等作用。我也有一段时间迷上了某知名个人护理品牌的某款含“深层清洁柔珠”的“磨砂洗面奶”,用了一支又一支。可是最近却有惊人的消息传来:这类以“柔珠”“微珠”“颗粒”等等名目出现的“塑料微粒”在美国被禁了。

据媒体报道,2015年12月初,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提案:从2017年7月1日起,肥皂、牙膏及其他身体护理用品中禁止添加塑料微粒。12月2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此项提案。12月28日,奥巴马签署该法案(Microbead-Free Waters Act of 2015),规定将在美国市场上逐步淘汰含有塑料微珠洗护产品,包括美国国外生产的产品。

不光是美国,加拿大政府也于去年采取措施,将“在制造过程中大于0.1μm及小于或等于5mm的合成聚合物颗粒”纳入作为《加拿大环境保护法(1999年)》(CEPA 1999)附件1的《有毒物质清单》。这些塑料微珠主要成分一般是聚乙烯、氧化聚乙烯等,在过去至少十年间已被普遍用于牙膏、洗面奶、沐浴啫喱、去角质霜等洗护产品中,以起到去角质、去死皮以及“温和清洁”等作用。

美国、加拿大等国之所以禁用塑料微珠,主要原因是它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永久的污染物”。这些微珠数量巨大,比如一支“磨砂洗面奶”中所含的微珠就超过30万颗。加上体积微小,无法被污水处理厂有效过滤,所以处理起来非常困难,基本随水进入河流、湖泊和大海。同时这些塑料微粒还不可降解,并且会大量吸收海洋内的有毒污染物,包括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和多氯联二苯,当它被鱼类等水中野生生物误食后,不仅可导致这些生物本身的健康问题,还会再通过食物链或其他途径进入其他动物包括人类的体内,引起更大的危害。据报道,新南威尔士大学的Emma Johnston教授已经在悉尼港的鱼体内发现了“大”的塑料微粒,这些颗粒完全凭肉眼即可观察得到。

针对这些问题,各日化巨头们也已经纷纷回应表示要在产品中淘汰塑料微珠。强生表示将于2017年底在个人护理产品中停止聚乙烯微珠的使用,雅诗兰黛称会在2016年初完成这一目标,宝洁方面表示计划在2017年达到所有产品去除微珠物质,较为领先的是联合利华,其发言人表示在2015年1月1日其公司就有效地完成了全球范围内个人护理产品中塑料微珠的逐步淘汰。美国零售连锁商wegmans也承诺会在2016年2月中旬之前全部下架含有塑料。还有一些企业已经在研发并使用如核壳粉、矿物质粉等塑料微珠的替代物。

然而,在中国,目前还未有明令禁止塑料微珠物质添加的法令出台。在各大商超以及电商平台寻找,还是可以轻易找到许多明确声称含有“深层清洁柔珠”的“磨砂洗面奶”之类的产品,其中还有很多是出自国际国内的一些知名品牌。

所以,面对这股已然显现的“去塑料微珠潮”,我国政府和企业会跟进吗?大概这还真是一桩得看“良心”的事吧。不过,作为消费者,从自身做起,不再使用含有塑料微珠物质的产品,却是一件完全能做得到的实在事。赵新星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