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聚会、发红包、买年货、购机票......手机移动支付行为越来越多,互联网诈骗呈现高发态势。1月13日,《移动支付网络黑色产业链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今年南方地区的网络诈骗情况尤为严重,资金受损最严重的十个城市中八个都集中在南方,注意!其中就有武汉啊!
▲ 聚会相册、结婚请帖、红包福利等“带链接的短信”千万不要点
案例
“聚会相册”让卡里的钱“飞了”
去年11月底,家住汉口江岸区的李爹爹参加了同学聚会,回家后收到条含链接的短信:“在忙吗?这里是我整理好的聚会照片,有时间就下载来看吧。”
没加思索,李爹爹便点了进去,然而并没有图文呈现,随后安卓手机提示安装了一款程序,他也未太在意。半月之后,与李爹爹手机绑定的银行卡中的1万多元被陌生人分多笔转走。奇怪的是,在此期间,也并没有收到银行卡交易短信。老人家随后报警。
警方给出的结论是:链接短信里有木马病毒,被安装在手机中,手机自动向通讯录里的其他人发送相同的木马短信,并同时窃取手机上的各类信息,包括用户在手机上登录的银行卡号、密码及短信息,还会屏蔽正常短信、私自偷发信息等;不法分子可以将窃到的银行账号、手机支付账号密码再配合窃取快捷支付的短信验证码实现对用户资金盗刷等。
提醒
“链接短信”切勿轻易点击
春节前,聚会增多,而木马短信也伺机增多起来,比如聚会相册、结婚请帖或者是红包福利等“带链接的短信”,你要一不留神就会跟李爹爹一样中了木马。
《报告》显示,2015年新增的支付类病毒超过32.6万,全年被支付类病毒感染的用户高达2505万,平均每天就有81000多人遭受支付类病毒的侵害。
腾讯专项打击网络诈骗的雷霆行动负责人朱劲松介绍,目前,犯罪分子无须花费时间去诱骗受害人转钱,而是通过伪基站发送各种木马钓鱼短信,比如假冒10086、银行、学校,甚至假冒“小三”给用户发送短信,随短信附上一条“木马链接”。
公共WiFi不要随意登陆
“这里有WiFi吗?”你经常一到公共场所就立即搜索周围的免费WiFi,一看到二维码就想扫一扫。可这看似平常的小动作很可能让你的资金账户被洗劫一空。
《报告》显示,每天大约有60万人次连接了存在安全风险的WiFi。不法分子通过搭建免费WiFi诱导你连接,从而盗取你手机上的重要信息,包括各类移动支付的用户名和密码。值得注意的是,不法分子还经常用恶意二维码伪装成活动福利,在公共场所引导用户扫描。其实这些二维码背后很可能就是手机木马,一扫描手机就可能被植入木马病毒。各种网银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将会被木马盗取,后果不堪设想。
玩手机的朋友
请先看看春节防身秘籍
春节将至,除了不明链接、风险WiFi、恶意二维码需要警惕,以及需要给不同帐号设置不同的用户名密码外,《E生活》提醒几点防骗绝招:
1、手机务必安装手机安全软件,定期查杀病毒。务必在官方渠道下载手机软件;
2、建议选择安全性高且有赔付保障的主流移动支付工具,如微信支付、QQ钱包、财付通等。
3、假如发现帐号异常,应立刻冻结账户并举报处理。如,腾讯移动支付平台承诺对被盗用户实施100%赔付,可拨打腾讯安全支付热线0755-86010333冻结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