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人士揭秘跨境套利手法

2016-01-15 09:24 金陵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1月13日,离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早盘继续反弹,至9:54报6.5752。与此同时,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报价为6.5774,离岸对在岸人民币现22个基点溢价。而在上周,离岸在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差曾一度达到史无前例的1600个基点。有分析指出,在离岸人民币市场风云变幻的背后,是曾经“风靡一时”的跨境套利行为被按下了暂停键。

多用反向贸易赚差价

2015年以来,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人民币汇差不断扩大,从年初的100个基点左右扩大到年末的1000个基点左右。这样的汇差也给市场套利提供了空间,在离岸市场上买入人民币,再到在岸市场上卖出,从中间可以赚取收益。

“大多数企业都是通过反向贸易来做汇差的。”某上市股份行管理层人士透露,这种套利贸易模式,主要通过在中国香港或新加坡的贸易伙伴或子公司,利用两地的利差和汇差来谋取利润。

“很多有贸易背景或涉外业务的企业都会这么做。”上述股份行人士表示,大多数企业做跨境套利都是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主要通过如黄金、电子产品等体积小、价值高、物流成本低的产品来完成交易。

“一般500个点以上的价差就挺好的了。”上述股份行人士认为,具体多大汇率差价可实现套利,要根据企业的资金成本,这就要求两地之间的汇率价差有足够的空间。

央行干预手段效果好

随着近日离岸和在岸人民币的汇差快速收窄,甚至一度出现倒挂,在上述股份行人士看来,企业是很难从汇差上赚钱了。不过,招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接受记者采访则表示,央行对于套利投机行为的干预手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随着干预手段逐渐退场,两地市场汇率出现价差后,还是会有套利行为。(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宗晓丽(QF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