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上标1千克的卫生纸只有940克 是欺诈?

2016-01-12 09:50 金陵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标1千克的卫生纸仅940克,是欺诈?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投诉量也逐年上升,不过,在不少消费者的投诉问题得到调解的同时,消费者过度维权也呈上升趋势。一些打着“维权”幌子的过激行为已经成了许多商家的“品牌之痛”,让不少人无辜受牵连。

合法:允许上下浮动50克

近日,六合区雄州街道的市民金先生在超市买了一包5.9元的卫生纸,“包装上标注1000克,实际一称却发现只有940克。”金先生于是找到超市负责人,要求超市赔偿1000元。为了息事宁人,超市同意赔金先生5包卫生纸,并赠送100元购物券。但金先生不同意,还分别拨打了12345和12315电话投诉,要求相关部门出面处理。

接到投诉后,六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计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科的工作人员来到该店,现场随机抽取10包该品牌的卫生纸,发现净含量均在国家标准允许的浮动范围内。根据《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第九条规定:用抽样的方法评定一个检验批的定量包装商品。而卫生纸作为小件日常用品,它的计量不是一包一包称的,是以十包作为一个检验基数,可能有低于净含量的,也可能有高于净含量的,只要平均值在允许短缺的范围内,就符合国家标准。1000克的包装,允许上下浮动50克。

也就是说,在这件事情上,超市并不违法,也无需赔偿,但负责人表示不想伤和气,还是赠送了3包卫生纸给金先生。

提醒:维权也不要太任性

投诉之后,超市的赔偿反而从5包变为3包,金先生更不答应了,认为超市存在欺诈行为,决定要和超市对簿公堂,走司法渠道解决。不过,在《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中对“欺诈”有明确的定义: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显然,此案的商家并未涉嫌欺诈。

金先生这种典型的过度维权,一方面反映了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消费者的法律意识仍十分薄弱。记者在此提醒消费者:要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了解消费者的哪些行为属于法律保护的范围,学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维护自身的权益。过度维权行为不但会增加维权成本,且很难得到法律的支持,在诉讼失败之后还将支付高额的诉讼费用。

出现过度维权最主要的原因是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缺乏沟通和理解。经营者在遇到消费者投诉时,首先应该为消费者解决问题;而消费者也应该从自身损失出发,不要提出无理的赔偿要求。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