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信“消防大队长” 被骗14万

2016-01-11 13:59 厦门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领导介绍来的“消防大队长”,竟然是骗子,以买军用物资的名义,骗走两人14万多元。

昨日,海沧警方通报这一系列案件,称近一周内,全市出现10多起冒充“消防大队长”的骗局,提醒市民注意。

布局  两千万元“项目”做诱饵

阿超(化名)在海沧工作,几天前,他的领导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海沧消防大队的“黄大队长”,说手机号码换了,特地打来电话提醒保存。

没多久,“黄大队长”又打来电话,说手上有个“项目”要做,但碍于身份,不便亲自“操作”,让领导介绍一个可靠的人来对接。领导平时对阿超十分信任,于是让阿超联系“黄大队长”。

阿超接到领导的电话,也没有怀疑。1月6日早晨8点多,“黄大队长”打来电话,跟阿超说有个两千万元的工程,做完有“分成”,约好当天下午3点到消防大队见面。

行骗  以买帐篷为名骗走订金

1月6日上午10点多,“黄大队长”突然打电话告诉阿超,他接到紧急命令要出去拉练,要买40多顶帐篷,想要避开消防大队的财务流程,私下赚些差价。

“黄大队长”给了阿超一个“代理商”的电话号码,阿超打过去,对方却说不再做军用帐篷的生意了,让阿超直接联系北京“总部”。阿超联系“总部”,彩铃里还有某某户外公司的宣传广告。电话接通,对方得知阿超是厦门海沧的,反问为何没找这名“代理商”。“代理商”和“总部”的信息都对上号,阿超深信不疑。

此时,“黄大队长”打电话来催,说次日一早就要用帐篷,问阿超买好了没有。阿超连忙给“总部”打电话,对方表示可以用当天下午2点的动车把帐篷运到厦门,但是要先交49800元订金。阿超汇了款,等到下午3点去海沧消防大队找“黄大队长”,才得知根本没这回事,自己被骗了。

别起贪念即可防骗

除了阿超被骗49800元外,另一名在海沧工作的市民也接到“黄大队长”的电话,被同样的骗局骗走91000元。海沧警方统计,海沧还有多家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员工接到“海沧消防大队黄大队长”的电话,但有人给真正的消防大队长打电话求证,并未被骗。

海沧警方怀疑,骗子可能掌握了海沧企事业单位的通讯录,因此采用“广撒网”的形式,挨个打电话进行诈骗。

据海沧警方通报,近一周内,全市范围内发生10多起冒充“消防大队长”的诈骗,还有广告公司、建材公司甚至送奶工上当。民警提醒大家,只要别有贪念,就能防范这类骗局。

【同步】

思明反诈骗竞赛拦下196万元

昨日,思明公安分局表彰“红袖标”拦截虚假信息诈骗竞赛活动优胜单位、优秀选手。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思明公安分局发动“红袖标”等力量,成功拦截各类虚假信息诈骗警情46起,减少或避免群众受损1963039元。

思明公安分局从去年12月1日起,部署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红袖标”队员拦截虚假信息诈骗竞赛活动。

活动开始以来,“红袖标”队员共成功拦截各类虚假信息诈骗警情46起,减少或避免群众受损1963039元,防控拦截成效显著。(吴俊鸿 思公政)

【提醒】

“八个凡是”教您防骗

哪些电话、短信可能是虚假信息诈骗?昨日,厦门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厦门警方在线”给市民们总结了“八个凡是”,即八种诈骗类型,千万别信: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3、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

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以及短信验证码的;

6、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7、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打款的;

8、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责任编辑:宗晓丽(QF0010)  作者:程午鹏 海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