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战官网整理六部系列电影中所有断肢场景,砍手砍脚大赛绝对冠军是安纳金师傅:绝地武士欧比旺。因遵循不杀原则,战斗目的是让对方失去战斗力,所以绝地武士有时会先把敌人手或脚砍掉,留活口捉拿归案。
星战砍手情结也“传染”给它的众多粉丝:漫威CEO作为星战忠实粉丝,毫不留情地在《钢铁侠3》中砍掉了反派的手,在《雷神2》中砍掉了雷神的手,在《美队》中砍掉了美队挚友巴基的手,《神盾特工局》中砍掉了局长寇森的手,《银河护卫队》中砍掉了树人的手……
砍手是为了升级
欣赏完了各式科幻砍手秀,思考一个问题:科幻导演,为什么执着于砍手?
其实,砍手,构不成伤害。相反,是为了给主角升级。拥有一只机械手,相当于有了自保神技。甚至于安纳金被欧比旺砍得四肢只剩一条机械臂之后,依然能够依靠强大的机械义肢与呼吸器进行战斗力再升级,成为令整个银河系都为之恐惧的终极赛博格。而导演对赛博格的向往,并非来自凭空想象。创造赛博格的人不是科幻电影,而是两位严肃科学家。
赛博格的演变
早在1960年,美国纽约两位科学家就在一篇NASA太空探索会议论文中使用了Cyborg(赛博格)一词,用来描述那些经过了强化改造之后,能够在地球以外环境中生存的强悍人类。
后来,这个词又被指代混合了有机体与电子机器的生物,比如《星球大战》中拥有机械臂的安纳金、钢铁侠、机械战警、《复联》中的幻视、《蜘蛛侠》中装上了4条机械触角的章鱼博士,以及《美队》中的冬兵。而《疯狂麦克斯4》中,导演干脆上演了一出赛博格砍杀赛博格的公路厮杀。
赛博格的情感悖论
赛博格概念,是想用强化过的人体,来解决探索太空的技术难题。NASA采纳了论文中的观点,如《星际穿越》与《火星救援》之中,存活于机器人般强悍太空服中的高智商宇航员。
赛博格还包括另一种类型:拥有人类身躯的机器人,如《剪刀手爱德华》。这反映了一个悖论:一方面,人类向往机器人的钢铁之躯;另一方面,又不想抛弃自己思维与情感。这很可能迎来《超能查派》的结局——机器人通过升级拥有了人类思维能力,人类则实现了思维的机械式转移:可以将自己所有思维,不停转移到最新一代机器人身上,由此实现永生。但如果这样未来真到来,人类也许会自问:没有痛苦和弱点、不被死亡和遗憾所威胁的人生,还有什么为之奋斗的乐趣呢? (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