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一期《求是》杂志发表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的文章《中国经济最大潜力在于改革》。文章提出,要深化社保制度改革,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合理分担、可持续的医保筹资机制,研究实行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建立与筹资水平相适应的医保待遇调整机制。
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医保基金也潜伏着支付危机,因为退休人员越来越多,老人病痛多医保报销自然就多。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有225个统筹地区的城镇职工医保资金出现收不抵支,占全国城镇职工统筹地区的32%,其中22个统筹地区将历年累计结余全部花完。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十三五”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也显示,全国多数地区的职工医保基金将在2020年前后出现缺口。
要想避免医保基金出现资金缺口,必须早做打算。楼继伟部长这次提出的“研究实行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其出发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比如说法律问题。现行《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如果让退休人员也缴纳医保费,有“出尔反尔”之嫌。
广大退休人员是否支持医保缴费是个问题。因为退休人员在工作期间已经按照规定履行了缴费义务,如果再让他们退休后缴纳医保费,他们未必愿意。另外,部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低,有没有能力承担医保缴费,也需要思考。
笔者以为,与其研究退休人员医保缴费,不如研究系统改革办法。首先,应该研究和规范最低缴费年限。由于《社会保险法》对医保最低缴费年限没有统一规定,据说各地最低缴费年限差距很大,从5年到35年都有。有必要把最低缴费年限统一调整到合理水平,最好延长就业人群的最低缴费年限,因为就业者有相对高的收入,退休人员的收入相对低。
其次,应该积极鼓励“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即不适合强制所有退休人员缴纳医保费,而是应该积极鼓励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自主选择多缴医保费,这样会为医保基金增加收入。只有方便医保报销,不断提高报销比例,大家才有动力多缴费。还有,必须划转国资充实医保基金、提高医保统筹层次等。
另外,医保基金必须“堵漏”。如果只想着增加收入,却不去“堵漏”,无疑,增加收入没有多少意义,因为一边增加收入一边“漏”掉了。目前,很多医院与个人联手骗取医保基金的案件频发多发,涉案金额惊人。只有彻底堵上医保基金漏洞,才能防止未来医保基金差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