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日均贪10万 小官巨贪为何养成?

2015-12-31 14:52 羊城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6年日均贪10万小官巨贪为何养成

伴随打“虎”拍“蝇”,一些贪官也暴得“大名”。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就因被查时“烧坏4台点钞机”而臭名远扬。

前日,魏鹏远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在河北保定中院开庭审理。检方指控,魏在任职期间,非法收受现金、银行卡等折合人民币2.1亿余元,另有1.3亿元财产不能说明来源。有人算过,在魏任职能源局的近6年时间里,平均每天贪10万元。

6年日均贪10万,受贿加上“不明来源”财产总计3.4亿元,作为一个公职人员,如此贪婪的胃口实在令人惊愕。同样吃惊的还有当初参与查处的办案人员。面对魏鹏远家中成吨的现金,办案人员只好急调邻近银行的十几台点钞机,结果当场烧坏4台。

在国家能源局,魏只是个副司长,算不上“老虎”。同事称,他平常衣着朴素,骑自行车上下班。就这样一位外表普普通通的“机关干部”,竟创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检察机关一次起获赃款现金数额之最。

小官巨贪,不是小官能耐大,而在于其手中权力大。魏在煤炭司分管煤矿基建的审批和项目改造,还执掌煤电联营,手中权力的含金量甚高,求他签字盖章的企业,自然深谙权钱勾兑之妙,不花重金,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啊!

所以,别小瞧政府机关一些级别不高的官员,那可是“实权派”,也有“一言九鼎”的威风。李克强总理今年在一次会上就严厉批评某些国家机关的“处长把关”现象,称部长们参加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一些政策,却“卡”在处长手里,运转流程繁冗、拖沓。

显然,要杜绝小官巨贪,就必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同时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阅尽(作者是本报首席评论员)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