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年终盘点】2015十大股市热词解读

2015-12-29 14:45 千龙经济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经济综合报道还有三天的时间,就要进入到2016年。在这一年间,我们不仅亲眼目睹了A股市场“千股涨停”的壮丽景观,而且还先后经历了“千股跌停”“千股停牌”等罕见现象。

在即将过去的2015年,股市究竟还发生了哪些大事件?将带来哪些影响?小编将为您详细解读2015年十大股市热词。

注册制

1、注册制

全国人大常委会12月27日下午表决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有关规定的决定》。决定自2016年3月1日施行。

实施注册制以后,对股票发行审核的理念和方式将会发生很大变化,审核的重点在于信息披露的齐备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不再对企业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作判断, 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由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负责。

业内人士认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股权融资监管制度的重大变革,其核心在于理顺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既须解决好发行人与投资者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问题,也须规范监管部门的职责边界,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防止政府部门对市场的过度干预。

宝万大战

2、 “宝万大战”

潮汕姚氏兄弟掌舵的“宝能系”从2015年7月开始,多次举牌万科A,在夺取第一大股东之位后,仍然不断买入筹码,截至12月17日,宝能系已至少持有万科A股22.45%的股份。

面对宝能系不断地进攻,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终于在12月17日高调发声,表示万科不欢迎宝能系做第一大股东。12月18日午间,万科宣布停牌重组,疑似启动了“毒丸”计划狙击宝能,双方陷入惨烈的肉搏战。

围绕万科股权展开的宫斗大戏,在12月24日凌晨发生戏剧性反转。万科和安邦先后在其集团官网公开发表声明,表达互相欣赏和支持的态度。这两份声明直接粉碎了此前关于“宝能系与安邦是一致行动人”的猜测。但这是否意味着战争已经结束了,宝能系将彻底败退吗?有观察人士认为,目前来看变数还很大,影响战争的因素还很多。

场外配资遭清理

3、场外配资遭清理

自2014年下半年A股走牛以来,民间配资和伞形信托业务亦呈现爆发式增长,并成为造就这轮“杠杆牛”的重要力量,这迫使监管层开始清理非法场外配资。

7月12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清理整顿违法从事证券业务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证券公司规范信息系统外部接入行为,严禁账户持有人通过证券账户下设子账户、分账户、虚拟账户等方式进行证券交易,一时间场外配资站上了风口。

降杠杆的大背景下,民间配资被重点清查。此外,证监会还对恒生公司、上海铭创公司以及同花顺公司三大配资平台分别开出罚单。

国家队救市

4、国家队救市

7月4日起,因A股持续暴跌,国家队开始大规模救市,万亿资金直接入市、暂停IPO、限制卖出、限制期指做空,并严查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泽熙投资徐翔等人相继被公安部门调查。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A股市场基本企稳,业内人士称,中国A股市场已经见底,明年仍然是慢牛格局。

新三板分层

5、新三板分层

11月24日,市场关注已久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新三板”)分层方案出炉。根据《方案》,新三板挂牌公司分层的总体思路为“多层次,分步走”。未来新三板将由多个层级的市场组成,每一层级市场分别对应不同类型的公司。起步阶段将挂牌公司划分为创新层和基础层,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再对相关层级进行优化和调整。

2015年以来,新三板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中发展最为迅猛的组成部分。自今年7月22日,新三板首超A股成为国内第一资本市场,挂牌公司数量达到2811家。A股达到2000多家上市公司花了24年,新三板只用了2年不到时间。特别是近半年以来,挂牌企业突飞猛进,平均每个月超过400家。

国美降价收购黄光裕资产 

6国美降价收购黄光裕资产 

7月27日国美电器公开宣布,拟收购控股股东黄光裕全资拥有的艺伟发展有限公司的全部发行股本,即控股股东将非上市零售网络和供应链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交易总对价为112.68亿港元。收购完成后,国美零售店数目将由收购前的1136家增至最少1714家,将拥有中国最大的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门店网络。

黄光裕在国美电器的持股比例将由目前的32.43%跃升至55.34%。至此,黄光裕家族对国美上市公司的绝对控制更加名副其实。

熔断机制

7熔断机制

2016年1月1日起,A股将正式实施指数熔断机制。根据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此前发布的指数熔断机制相关规定,将有5%和7%两档熔断阀值、涨跌双向熔断。同一涨跌方向上再次达到或超过5%但尚未达到或超过7%时,不再触发指数熔断。除了尾盘,5%的指数熔断在一个交易日内可触发两次。

业内人士认为,此机制有“减震器”的作用,实质就是在涨跌停启用前设一道闸门,给市场以一定时间的冷静期,大幅降低市场的非理性波动风险,降低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

科创板

8科创板

12月28日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正式启动科创板,同时还推出了企业挂牌注册制,除了借鉴港交所、美国OTCBB市场的企业注册挂牌上市模式,还额外增加了举荐模式。科创板首批挂牌企业共27家,行业分布于互联网、生物医药、再生资源、3D打印等13个新兴行业。

业内人士称,科创板的制度设计能使科创板与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形成合作机制,倡导其推荐优质企业、挖掘企业价值,将有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战略新兴板

9战略新兴板

今年6月中旬,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推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战略新兴产业板。时隔半年后,国务院再次提出战略新兴板,敦促证监会和上交所加快步伐。在国务院的积极布置下,目前上交所已成立了专门的新兴产业板注册中心,人员和设备都已到位。12月27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透露,2016年将推出上交所战略新兴板。

业内人士认为,战略新兴板如果真要发挥方便企业融资、加快融资效率的作用,很有可能需要待注册制改革落地,证券法修订、上市规则修订等必要工作完成后才可能实施。而战略板一直在上交所的筹备之中,一旦政策放开,其落地的速度会很快。因此两者先后脚推出的可能性非常大。

深港通

10深港通

在沪港通之后,原本计划2015年推出的深港通由于股市异常波动而推迟。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说:“明年证监会会在对外开放方面推出多项举措,深港通应该会推出。按照中国加入SDR(特别提款权)的要求和承诺,以及国际投资者对更多人民币产品和人民币资金的需求,QDII2(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推出也是符合需求的。”

机构及市场资金对深港通启动后带来的机会已经开始提前布局。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已成立的“沪港深基金”有7只,而已经上报或已经获批待发的以沪港深或者沪深港为主题的基金共有36只,公募基金密集发行沪港深基金的趋势明显。

(综合自大洋网、羊城晚报、中国日报、中国证券报)

延伸阅读:

【经济年终盘点】2015年影响你钱包的有哪些政策?

       [年终盘点]2015中国迎“二孩动力”盘点那些在躁动中掘金的产业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傅昱佳(QF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