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5日,各国外长在联合国安理会大会上就叙利亚问题举手表决。
新闻背景:
日本媒体近日放出风声称,有关2016年至2018年联合国预算和联合国维和行动预算的摊款谈判接近尾声,2016年~2018年的联合国会费比额,预计中国会从5.15%大幅上升至7.92%,仅次于日本居第三位,维和行动预算比额更将超越日本位居第二。对此,日本媒体担忧日本“存在感”会下降。
此前,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王民表示,反对任何在联合国经常预算比额方面把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区别对待的做法,不会接受超出中国支付能力的计算方法。
核心观点
“联合国会费比额问题还在讨论当中,没有定下来。日本媒体的报道不能算数,这是日本摆的一个姿态,目的是要把自己的费用降下来,把中国的推上去。”
—— 钱文荣 新华社原联合国分社社长、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西方国家鼓吹中国责任论,说中国已经是大国、强国,应该承担更多责任,认为中国交的联合国会费还不够多,还要求增加,我们不能接受。我国的人均GDP和人均财富都还在世界平均值以下,不能单一看经济体量。”
—— 江涌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日本担忧金钱外交失效
广州日报:日本担忧会费下降影响存在感,联合国会费比例与国际影响力是否关联?
江涌:确实有些关联。联合国经常预算的分摊比例根据各国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指标计算得出,发达国家所占比例较高,发展中国家相对较低。所以一直以来,联合国会费都是大国、强国,国际地位比较高的国家交得比较多。
但日本例外,日本虽然交的联合国会费比较高,但它在联合国没什么地位。由于美国经常拖欠会费,联合国经费一度捉襟见肘,日本施展金钱外交,最多时曾承担20.57%的联合国会费。因此,日本也时常在联合国拿会费说事,说自己多交会费却没有相应权利,以此作为申请入常的重要理由。
近年来,随着新兴国家经济发展,新兴大国也愿意多交一些会费,像中国、俄罗斯、巴西以及印度等国家,所支付的会费比例都有不同幅度的增加。这样一来,日本在联合国的金钱外交就越来越不能奏效,因此日本就很着急。
运营费用
水涨船高
广州日报:运营费用水涨船高也是联合国改革的呼声所在?
江涌:经过多年发展,如今联合国包括17个专门机构、14个基金会和一个秘书处,秘书处管辖17个部门,目前雇用了41000人。计入通货膨胀因素之后,联合国每年的支出达到上世纪50年代初的40倍。联合国机构“碎片化”严重,诸多联合国机构的支出中,职员成本占了三分之二,甚至更高。联合国在60个国家的各类行动中,大约有三分之一预算不到200万美元(一个机构),意味着这些机构除了支付自己的运营成本之外,几乎干不了什么。
钱文荣:对,但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不同于联合国会费分摊比额,在比额问题上,我们不能被误导。
比额还在讨论
“适度”很重要
广州日报:如何看待中国联合国会费分摊比额增长?
重审计算标准
钱文荣:下一阶段的联合国会费分摊比额还在讨论当中,没有定下来。联合国会费分摊比额的确定主要是标准问题,根据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确定计算公式,大家同一标准、同一公式,每过一段时间,计算标准会重新审定。目前,计算标准还在讨论当中,中国的比额也还没确定。
日本媒体的报道不能算数,这是日本摆的一个姿态,目的是要把自己的费用降下来,把中国的推上去。
江涌:中国作为常任理事国,新兴大国,发展中大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适度增加联合国会费额度比例理所当然。联合国目前的工作更多面向热点地区和贫穷落后地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中国可以多作一点贡献。
不能单看经济体量
但西方国家鼓吹中国责任论,说中国已经是大国、强国,应该承担更多责任,认为中国交的联合国会费还不够多,还要求增加,我们不能接受。
“适度”很重要,会费额度增加要符合我们的国情,我国的人均GDP和人均财富都还在世界平均值以下,不能单一看经济体量。
正如我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王民所说,“制定经费分摊比额时,无视人均收入,是片面的、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