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终于落地了,北京时间昨日凌晨3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25%~0.50%,这是美联储近10年来首次加息,也标志着其相信美国经济已走出金融危机阴影。
这次预热已久的加息终于落地,却不意味美联储货币宽松政策走到终点。加息后,联邦基金利率仍远低于历史平均利率。
美联储主席耶伦称,后续加息步伐将视新的经济数据而定,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步伐将是谨慎和渐进的,但并不一定以机械、均匀的速度推进。
耶伦表示,启动加息体现了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现状的信心,但是如果经济发展令人失望,美联储将实施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
北京时间17日
03:10
美联储主席耶伦答记者问
美国
经济预计继续向好
宣布加息后,全世界松了一口气,靴子终于落地了。美联储主席耶伦(右图)在美联储会后近一小时的记者会中,显得相当轻松,当被问及她是否忧心升息过早时微笑以对。她清楚无疑地让外界明白,美联储会后声明稿中最重要的新措辞就是“循序渐进”。虽然她并未就什么是循序渐进的升息下定义,但确实指出美联储对明年短期利率的预估中值“接近1.5%”。
美联储预计,未来美国经济将继续温和扩张、继续向好,就业市场将持续改善。考虑到影响美国经济的国内外因素,美联储认为经济活动和就业市场面临的风险大致平衡。随着压低通胀的暂时性因素逐渐消退,就业市场继续改善,美国通胀率将回升到2%的目标水平,美联储将对通胀的变化保持密切关注。
耶伦还说,这次加息不代表“升息时间间隔、升息幅度每次都一样”,但速度应该会慢到让美联储有时间评估升息对金融状况和支出的影响。耶伦再度重申,市场和官员将能对下一次的政策行动做好充分准备。“我们曾向新兴市场决策者保证,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就我们的政策意图进行尽可能明确的沟通,以避免突然或意外政策行动可能造成的溢出影响,”她说。
美联储的加息决定将于当地时间17日生效,届时央行将启动两项利率调整。一是超额准备金利率,该利率将从0.25%升至0.50%。二是隔夜逆回购利率,将从0.05%升至0.25%。
美联储此次加息将有两大目标:一是增加投资、创造就业,二是控制通胀率。美联储政策声明称,美国就业市场有“明显的改善”,失业率已降至5%,并称决策者“有一定的信心”,看好通胀率在中期内将会升至2%的目标。美联储明确表示,此次升息是尝试启动“循序渐进的”紧缩周期,并称在决定下一步行动时,将着重监测通胀形势。美国通胀率一直低于目标。
12:55
新兴经济体
阿根廷、巴西或现货币“超贬”
加息会造成货币政策的两难困境,导致美元国际资本外流,从而产生冲击。不过,美联储已表示加息将渐进和谨慎进行,使得其冲击不会那么剧烈。新兴经济体自身的经济和储备状况等因素也将决定其是否能够经受得起美联储加息的冲击。
不过,巴西圣保罗因斯珀商学院经济学教授达马斯则认为,虽然市场已充分消化了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但当加息真的到来的时候,市场还是会有一定的悲观情绪。他认为,美联储加息可能使新兴经济体的货币进一步贬值,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已经基本到位,接下来的贬值很可能是偏离均衡汇价的超贬。
阿根廷财政部长加伊昨日宣布,即日起取消实行了四年的外汇管制措施,逐步形成以外汇市场供需为基础的单一浮动汇率机制。市场人士认为,由于官方汇价和市场汇率存在差异,这意味着阿根廷比索将继续大幅度贬值。
目前,阿根廷央行外汇储备低于250亿美元。一些投资者担心,放开外汇管制会导致储备锐减,从而造成比索加速贬值。普拉特·加伊表示,政府已得到农业出口商、外国银行等机构的支持,“预计未来四周陆续有150亿到200亿美元资金流入”。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取消外汇管制和比索贬值有利于工农业出口,市场化汇率也有利于投资活动的开展,对经济将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出口仅占阿国内生产总值的15%,而取消外汇管制造成的比索大幅贬值和物价上涨负面影响也不容低估。
17:00
俄罗斯
普京:明年可能还是负增长
俄罗斯总统普京17日举行一年一度的大型记者招待会。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有近1400名记者注册参加今年的记者招待会。从2001年举行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以来,除了担任总理期间没有召开,普京每年都以这样的形式同记者见面,今年是他举行的第11次年度大型记者会。
在回答俄罗斯如何走出经济困境时,普京回答说,“国际能源价格十分低迷,同时俄罗斯出口的总额也不是很乐观。我们对过去一年的进出口总额进行了详细的统计,我们对油价有十分乐观的判断,未来油价可能会提升到50美元一桶,这对俄罗斯经济走出困境有很大帮助。”
普京称,“2017年,俄罗斯经济有望重新回归一个上涨的趋势,去年的财政赤字保持在百分之三以下,从整体来看,俄罗斯目前赤字水平是在呈现减轻趋势。我们今后还会加大吸引经济投资,但2016年俄罗斯经济或许仍将是负增长。
有记者提出,很多经济学家对俄罗斯的状况担忧,认为俄罗斯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不容乐观。普京说,目前通胀水平正在上升,俄罗斯中央银行是需要改革,金融贷款机构也将推出新的项目来支持经济发展。
12:09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4757,较前一日下跌131个基点
中国
有资本外流压力 但冲击相对有限
对于目前处于降息周期提振经济的中国来说,显然并不乐见美联储加息,也可能面临一定的资本外流压力。不过,分析人士也认为,美元资金最近两年有一定的流入,如今有一定的流出不必大惊小怪,总体来看中国受到的冲击可能相对有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近日也刊文指出,中国外汇储备充裕,财政状况良好,金融体系稳健。从中长期基本面看,人民币汇率有条件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美国国际集团董事总经理和代理首席经济学家莫恒勇说,美联储加息表明美国经济复苏稳健,这会利好新兴经济体出口,美国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占中国出口总额的18%;从债务构成来看,美元债在中国债务中所占比例较低,人民币的汇率机制转变也在进行中,释放了一定的压力;中国也有充足的外汇储备。
16:00
欧洲央行发表经济公报预计经济复苏将加强
货币政策
摩根大通全球经济部负责人戴维·亨斯利说,“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欧洲和日本央行绝对不会加息”。如果放眼今后12个月,摩根大通预测,这家银行追踪的31家央行中,降息和加息将各占一半。例如,中国、瑞典、新西兰和马来西亚的央行可能继续降息。甚至,美联储的加息进程也并非完全不可逆。
张其佐:
全球性经济危机可能性提升
从种种迹象看,美联储加息将成导火索,可能引起全球爆发继2008年金融危机后、又一次以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叠加的经济危机。
其深层原因,是2008年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及其量化宽松政策、自身经济结构失衡内外矛盾叠加。同时,全球至今没有形成重大技术大规模产业化浪潮(即新的科技产业革命)。
2000年,美国IT信息革命由创新阶段进入成本竞争阶段后,直至2008年出现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全球经济一波多折一直处于低迷复苏状态。根本的原因,是新的重大科技大规模产业化浪潮,即占全球GDP5%的主导产业没有出现,新的科技产业革命处于孕肓之中。从供给上讲,要走出经济危机,全球要实现经济持续和强劲增长,没有新的科技产业革命的引领,仅靠量化宽松不是治标之道,标本兼治还需依靠科技产业革命。(作者为G20与新兴国家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其佐)
今日凌晨
截至发稿,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0.88%
发达国家 冲击不会很大
发达经济体目前大多仍处于货币政策趋向宽松的周期,与美国的货币政策周期明显有差异。不过,分析师大多预期发达市场受到的冲击可能不会太大。凯投宏观市场经济学家布赖恩·戴维森认为,从过去的记录看,发达地区的股市对美国收紧货币政策的反应良好。不过,强势美元和劳动市场趋紧也可能使美股面临下行压力。
日本丸红综合商社市场业务部中国组负责人成玉麟认为,日本金融机构和市场长期关注和研判美联储加息影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美日两国市场深度融合,日本在美国投资企业数量和金额较多,美国适当加息也利好日本带动经济需求增长。
欧洲市场分析人士也认为,当地市场已充分消化美联储加息预期。戴维森表示:“我们不认为美联储加息不利于全球股市。这可以视为美国和全球经济信心提升的信号,将利好全球股市。”
英国工业联合会经济主管瑞恩·牛顿-史密斯表示,加息反映了美国劳动市场的健康,这将有利于英国公司的销售。预计美联储加息对英国影响较小。英国近年来在发达经济体中表现很好,不过,通胀上升之前,预计英国央行不会很快加息。本组稿件除署名外 综合新华社、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