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香肠不算荤菜政策所蕴含的善意

2015-12-15 08:45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香肠不算荤菜政策蕴含善意

据昨天的媒体报道,广东省教育厅透露,广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促进膳食营养均衡工作的通知》,引导学校食堂合理安排膳食,烤串、火腿肠等腌制食品将不算荤菜,学校将逐步停售对健康不宜的碳酸饮料、方便面等。

●支持

强化学生利益

烤串、火腿肠等腌制食品,尽管也是肉类制品,但营养价值不如新鲜肉食,且除了加工腌制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隐患,如以杂碎肉、病死猪肉冒充好猪肉等外,腌制食品往往钠盐含量超标,常吃对身体不利,会增加发生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腌制食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等成分,可以生成致癌物质亚硝酸胺,更是危害人体健康的“杀手”。所以,规定烤串、火腿肠等肉制品“不算荤菜”,和要求不得采购三无产品或原料、逐步不销售对健康不宜的碳酸饮料、方便面等一样,其实都是用心良苦——避免不健康食品造成安全隐患,危害学生身体健康。

如果规定烤串、火腿肠等腌制食品“不算荤菜”以及不销售对健康不宜的碳酸饮料、方便面等,必然带动校内食堂、商店等的饮食供应、菜谱结构,尤其荤素搭配方面的重新调整组合,将按照膳食营养均衡、保障学生饮食健康的标准与要求,予以科学安排、优化组合、合理搭配,做到荤素结合、价廉物美又安全营养。

一方面,学校食堂不能再以烤串、火腿肠等相对其他新鲜肉食成本较低的食材充当荤菜,即便向学生供应也只能按素菜价格出售,但这样的亏本买卖食堂显然并不愿做,从而有效督促食堂严格遵循膳食营养标准供应饭菜,避免烤串、火腿肠等深受“吃货”欢迎的不健康食品继续大行其道,对学生饮食安全造成隐患;一方面,规定烤串、火腿肠等腌制食品“不算荤菜”,逐步不销售对健康不宜的碳酸饮料、方便面等,对学生们也能起到有益的提示警醒和保护作用,自觉远离不健康食品,养成健康饮食习惯,护佑饮食安全。符向军

●提醒

需科学“配餐”补上

学校食堂菜是学生在校期间最方便、经济的食物来源,本应该根据学生的身体发展特点和膳食结构的要求合理安排,让学生在学校吃得放心、舒心,有足够身体发育所需的营养,家长方能安心,才能为学生们紧张的学习提供体力上的保障。

除了口味和卫生,学生们考虑最多的可能就是价格,然而,现实中,食堂菜多将火腿肠这类速食品按照荤菜的价格出售,而其实,其并不能提供新鲜肉类所具有的营养,对学生们来说,吃多了这些肉类替代品,更不利于健康成长。

广东省此次明确规定:学校食堂要合理安排膳食,烤串、火腿肠等腌制食品将不算荤菜,并逐步不销售对健康不宜的碳酸饮料、方便面等,是从学生健康角度考虑作出的规定。学生可以不用再为不是肉的“肉”去花冤枉钱,当然,火腿肠不算荤菜,或者说逐步不销售碳酸饮料、方便面并不能完全保证学生的合理膳食,况且,学校内买不到方便面,校外能买到吧!让学生放弃没有营养的方便食品,最终还要依靠方便、实惠的食堂美食的吸引力的提高。

所以,让学生吃得好、吃得放心,“火腿肠不算荤菜”之外,学校还要多为学生考虑,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价格合理,口味适中,干净卫生的食堂菜,包括校长在内,教师们尽可能多地跟学生同桌共餐,便于监督和体验。当然,相关部门对校园食品安全的监管必须纳入常态化管理,提高校园食堂的准入门槛、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并将食品安全考核纳入校园目标考核内容等,只有更多的科学“配餐”陆续跟进,校园食堂菜才能成为真正的美味大餐!吴左琼

●评判

不只荤素那么简单

首先,荤菜并不一定代表营养丰富和有益健康,素菜更不是缺乏营养的代名词,简单地依据菜品的荤素来判定其营养价值等是不科学的。例如,荤菜虽然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微量元素和能量等,但若过多摄入荤菜却容易诱发肥胖、高血压等疾病;素菜虽然相对来说口味清淡,但其所包含的各类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元素,同样是我们的身体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因此,学校食堂饮食不能简单地以荤素来区分定义菜品的食用价值,应引导学生在尽量满足个人口味的前提下,实现饮食中荤菜与素菜的科学搭配,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合理膳食。

其二,火腿肠等被判定不算荤菜,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够因此吃到更多的荤菜,仍有许多因素决定了学生的饮食搭配和营养摄入——学校食堂菜品的价格、口味等,都可能影响学生的饮食倾向选择。试想,如果某学校食堂虽然将火腿肠等开除了荤菜类的“菜籍”,但其他荤菜的菜品价格过高,超出了一部分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那么学生们仍有可能不得不继续依靠吃火腿肠等“素菜”来丰富口感。又或者,某些学校食堂的菜品烹制手艺不佳,荤菜不但相较素菜更贵但却口感更差,无法吸引学生们购买并食用,学生们恐怕也无法享受到荤菜带来的健康好处。

所以,广东教育厅规定火腿肠不算荤菜,是为了避免部分学校食堂对学生饮食过于应付,其引导学生合理膳食的初衷无疑是好的。只是,如何保障学生吃到更多的荤菜并实现合理膳食,不能单纯依靠划定火腿肠的菜品类别归属,而是需要一系列的有效举措,来引起学校食堂对学生膳食营养的重视,从供给层面保障学生有条件进行合理膳食。侯坤

●延伸

校长不是专业监管

广东发布的这份《通知》不仅明确了校长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还明确了学校食堂的采购标准,比如“不得采购不合格食品(三无产品或原料),不采购和使用散装食用油、散装调味品以及含铝膨松剂、人工色素以及含有人工色素的调味品;不外购散装馅料、烧卤熟食等。尽量采购新鲜肉制品,少使用冷冻肉制品、油炸食品以及香肠、火腿、肉丸等加工肉制品等”,这些举措都是确保学生饮食安全和健康的有效之举,可是这些都要求校长进行把关和监管,实在有点强人所难。将校长作为食品安全负责人,显然有点不切实际。

没错,作为一名校长,学生的饮食安全和健康,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校长毕竟属于教育工作者,不属于食品安全专业人员,既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也没有处罚的权力,让这样的人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可行吗?让校长对学生饮食安全进行负责,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就拿这份通知来说,通知上明确规定,学校食堂“不得采购不合格食品(三无产品或原料),不采购和使用散装食用油、散装调味品以及含铝膨松剂、人工色素以及含有人工色素的调味品”,是不是不合格食品,校长如何分辨?调味品中有没有含有铝膨松剂、人工色素,校长如何鉴别?不懂鉴别又如何去监管?再者,即使发现采购食品不合格,校长没有处罚权,又如何处理?此外,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对学生食堂安全负有监督责任,但是校长毕竟是教育工作者,除了食品安全,校长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他们的主要任务和精力应该放在学校的管理上以及教学的研究上,让校长对学生饮食负责,难道要校长全天候蹲在学生食堂监督吗?那样岂不是顾此失彼,校长哪有时间去从事教学管理?因此,校长虽然对学生饮食安全负有责任,但是学生饮食安全完全依靠校长监管和负责,显然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刘剑飞

●三言两语

是不是侵犯了校内食堂、商店的经营自主权呢?

——蔡云菲

显示出教育部门确保食品安全的良苦用心,值得一赞!

——侯飞

硬规定之外,还需软约束,事实证明,软约束是最难的。

——张少辉

学生的饮食安全和健康,不能依靠校长单打独斗,校长又不懂饮食专业知识,如何把关?

——马伟洪

所谓“学校食堂火腿肠等不算荤菜”的概念,似乎并不成立。

——陈勤

大家的眼睛别仅仅盯在那些吸引人眼球的条款上,这份《通知》中,有很多引导学生合理膳食的相关条款,一旦得到落实,善莫大焉。

——韩蕾

助力青少年的膳食营养和身体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支持!

——邹云

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可是大课题,可不仅判定菜品是荤是素那么简单。

——冯俊辉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