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炭每一块都比较大。本版图片 金陵晚报记者 黄昆 摄
很多人刚装修完房子或买了新车后,都会买点活性炭来去除甲醛,那这些活性炭到底管不管用呢?江苏省质监局昨天公布了今年空气净化活性炭产品的风险监测报告,结果65批次样品中有31批次根本就不是活性炭。检测专家表示,商家大肆宣传的竹炭产品其实不属于活性炭范畴,对甲醛的吸附能力普遍较差,相比之下椰壳活性炭净化空气的效果较好。
市场走访
活性炭种类繁多
消费者只能凭感觉买
然而,大部分消费者都可能不知道,“空气净化活性炭”其实只是个约定俗成的称呼,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这类产品的标准,因此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
从外观上看活性炭有粉状的、颗粒状的、柱状的,从生产原料上看有木质的、煤质的、椰壳炭等。到底哪种比较好,消费者基本都是一头雾水,只能凭感觉购买。
记者注意到,现在有种叫“竹炭”的产品特别火,商家不仅大肆宣传其除醛效果非常好,是新车、新房必备的去味产品,而且称竹炭可以防潮、抗菌、释放负离子,说得神乎其神。实际情况如何?质检部门进行了抽检。
检测结果
近半样品根本不是活性炭 竹炭全部在列
根据美国的一份标准,真正的活性炭碘吸附值应该大于等于400mg/g。但在本次抽检中,符合这一标准的样品只有34批次,占比52.3%。
相比于碘吸附值,消费者可能更关注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能力。检测结果表明,两者呈一定的正相关。“一般情况下,甲醛吸附率大于50%就可认定为吸附效率较高,满足室内环境标准要求,结果65批次样品中只有35批次符合要求,占53.8%。”江苏省质检院溧阳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宋红波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风险监测抽取的12批次竹炭产品碘吸附值均小于400mg/g,对甲醛的吸附率也均低于50%。”宋红波说,其实竹炭从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上来区分,本来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活性炭。
活性炭拿到太阳底下晒晒 吸附效果变好
由于活性炭是可以重复利用的,检测人员将吸附过甲醛的样品进行室外暴晒或烘干以实现再生,对比其再生后与再生前的甲醛吸附率,发现经过再生后,甲醛吸附率大于50%的样品明显增多,达到44批次,比再生前多了9批次。
这是怎么回事呢?宋红波分析,这主要与活性炭出厂后的储存条件有关。活性炭良好的吸附性能来自于它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这种吸附性能不仅是针对甲醛,它对空气中的其他气体以及水分都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对照抽取到的样品,吸附率较差的几批次样品基本是散装或者无纺布包装,而不是密封包装,特别是购于实体商超的5批次样品,可能由于货架期较长,导致活性炭产品吸附水分或其他气体而降低吸附力。”宋红波说。
消费提示
问:市面上活性炭到底哪种比较好?答:买粉末或颗粒状的,有清香的不要买江苏省质检院溧阳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宋红波表示,目前市面上的活性炭包装上大多不标注碘吸附值,如果有的话,优先选择碘吸附值400mg/g的产品。买的时候注意查看产品外观,优质的活性炭产品应为疏松结构的黑色粉末或颗粒,无异味,若产品出现板结、气味异常等情况,比如有的活性炭“天生”有一股清香,建议不要购买。
问:商家大肆宣传的竹炭到底靠不靠谱?答:不靠谱,竹炭不是活性炭,推荐椰壳活性炭
所谓“竹炭”其实不是活性炭,检测结果表明它们对甲醛的净化效果普遍较差,达不到活性炭的除醛效果。宋红波推荐了一类叫“椰壳活性炭”的产品,此外采用了触媒技术的活性炭吸附效果也较好,但是价格昂贵,一般为普通活性炭价格的两倍多,有经济条件的消费者可以考虑购买。
问:刚买回来的活性炭晒晒更好用?
答:是的,吸附48小时后也要晒晒再用
有的活性炭刚买来并没有密封在塑料袋内,可能已经吸附了其他东西,因此吸附效果大打折扣。建议消费者先将活性炭置于室外通风处暴晒一段时间,吸附能力会好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甲醛吸附是一个可逆的物理过程,活性炭达到吸附饱和状态后反而会开始释放甲醛,消费者在活性炭吸附48小时后就要拿到室外通风处晾晒。此外,活性炭重复利用的次数是有限的,次数太多吸附能力也会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