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照护我们的失能老人?

2015-12-07 16:22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qlzxl1207125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

视觉中国供图

编者的话

昨天,记者参加一个养老论坛,会场上一位专家讲述了他农村老家的一位老人,因为身体失能了,躺在床上,大小便无法自理。因为身边无人照顾,这位老人绝望之下,喝药自杀了……

这无疑是一个让人悲伤的个例,但它确实引起众人的思考。这位专家说,人老了,如果身体是健康的,养老问题还是容易解决的。但一旦失能了,这样的老人处境最为艰难。

有研究表明,在目前中国2亿多老年人口中,有1200万“完全失能老人”。随着老龄化加速,这个群体的规模还会继续扩大。加上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和家庭规模小型化的发展趋势,能在老人身边服侍的子女越来越少,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困境会进一步加剧。

记者了解到,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德国、日本,都建立起了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让失能老人晚年能有人照顾。国务院也曾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到,鼓励老年人投保长期护理保险。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保险制度?如何更好地引入中国?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专门开展了“完全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研究”的课题研究,研究论文的执笔人为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华民慈善研究院副院长冯凌。编者精编了部分内容,希望能给陷入困境中的失能老人的养老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失能老人平均年龄79岁

2014年9月,在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持下,我们联合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开展以“完全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研究”为题的调查研究。考虑到保险产品的用户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我们选取北京、上海、杭州、南京、长沙和哈尔滨6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作为调查样本。

课题组随机抽取了57家老年服务机构,我们对当前生活在机构中的959名老人及其家属作访谈,并对机构保存的已经去世的800名老人的资料作了整理。

得到的统计结果是:老人出现完全不能自理状况的平均年龄为79岁,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到去世的平均时间是44个月。主要罹患的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智力丧失和退行性病变。

有一个数据很有意思,在40至59岁年龄组中,对购买长期照护保险的意向调查显示,家族中近五年内有老人去世的,想买长期照护保险的比例,要比五年内没有老人去世的高出将近10个百分点。

另一组多选题给出的答案也很有意思。在40至59岁年龄组,关于完全失能老人对家庭的影响,被访问者作出的选择排列前三的是:“家中人手不够”(64.67%),“生活节奏打乱”(60%),“经济骤然趋紧”(58.17%)。

要有统一的失能老人标准

完全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保险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保险产品,而是试图将商业保险与社会服务实现无缝链接的一个市场化的服务保障项目。类似的保障项目,在国外有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在国内则有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与商业性大病保险的链接。

要实现这样的链接,需要一个可操作性的平台,实现市场化的保险公司和准市场化的老年服务机构的链接,还可以将其他的老年服务,如康复服务、心理咨询服务等等,以及与各种老年用品有效地串联到一起。进一步发展,也有可能形成一个以老年长期照护为核心的“护联网”。

相关保险公司负责对应的保险产品设计和营销,用保险的方式筹集资金,并通过投资运营使资金保值增值。

同时,建立一个老年服务机构的全国性联盟,给在投保的老人完全失能时提供长期照护服务。老人购买保险后,一旦遭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风险,就由保险机构送入按照一定资质标准选定加盟的老年服务机构,接受长期照护。

此外,建议由国内若干优质老年服务机构负责人组成一个委员会,下设两个专家组,一个专家组研究确定入盟机构的资质条件,遴选标准与入盟的程序;另一个专家组研究制定“完全失能老人”的鉴定标准。

政府可补贴低收入老人

以上种种服务都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统筹规划,制定优惠政策,规范服务行为,并实行监督。

当这个保险产品比较成熟时,政府可以考虑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帮助低收入群体投保。如果政府愿意考虑让这项保险产品尽快产生社会效益,可以对现时已经完全失能的老人入住老年服务机构提供补贴。

譬如对工资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老人,在完全失能需要机构提供长期照料时,向他们提供每月800至1500元的补贴(视当地老年服务机构的收费而定)。按平均44个月计算,费用是35200至66000元。

政府补贴的费用可考虑从社会福利彩票中划出一个专门的彩种来作专项支付。

相关新闻

国内首家专注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基金会成立

“养老问题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昨天,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国农村有5000多万留守老人。尽管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养老问题,但由于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国情,农村养老问题依然严峻。

现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空巢老人的问题变得日渐突出。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数的增加,近几年农村空巢老人的比例越来越高。

很多公益界的人士也关注到这一问题,昨天河北省钻石公益基金会正式成立,这是国内首家专注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基金会。基金会理事长师进辉说:“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堪忧,由此而引发的家庭悲剧很多。”师进辉还透露,他们在农村地区前期走访时,不少老人说已经一年多,甚至更长时间没见过在外打工的子女了。有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据基金会负责人透露,钻石基金会由河北钻石品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资,每年出资500万元,连续出资10年。今后,钻石公益基金会将首批选择3个村庄试点,致力于农村空巢老人的关爱与服务,让这些农村老人也能老有所依。

基金会负责人还透露,他们将与学术机构联合,积极探索中国农村空巢养老模式。团队将面向社会进行项目征集,挑选不同的养老模式落实在定点村庄,同时以三年为期,对各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估,如合适则继续资助,否则重新征集。此外,基金会也将与相关学术机构合作成立养老课题小组,每年发布一至两部养老领域的白皮书。 

责任编辑:宗晓丽(QF0010)  作者:许前程 唐钧 冯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