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直河市场已基本完成腾退 朝阳区清退交易市场51家

2015-12-07 08:18 北京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西直河市场已基本完成腾退朝阳区清退交易市场51家

北京商报讯(记者肖玮张畅)在疏解非首都功能过程中,区域性专业市场的腾退成为了北京市朝阳区的重要工作。近日,北京商报记者从朝阳区区委获悉,截至目前,朝阳区已清退商品交易市场51家、一般性工业企业41家、清退再生资源回收场站23家,同时拆除出租大院94家,总计腾退建筑面积达238万平方米。此外,朝阳区专设了产业疏解资金,共投入10亿元调动各市场主体的“促退”积极性。

作为华北最大的石材交易市场,曾经拥有近5000商户、面积达187万平方米的西直河市场已基本完成腾退,而这只是朝阳区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一个缩影。为了进一步推进腾退工作,朝阳区将产业疏解任务层层分配给区、乡、村3个主体,并且多次与外地政府接洽。目前已帮助企业确定了天津滨海、河北香河、黄骅、易县4个承接地,并均签署了协议。其中,香河、万国石材商贸城园区招商工作正在进行,易县国际商贸城已经奠基开工。据了解,西直河市场腾退后,超过80%的土地将进行绿化,其余土地将为城市中心区和CBD高端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比于东西城区,朝阳区的产业层次更低,人口更多,脏乱差的环境也更加突出,疏解压力也更大。”朝阳区委书记吴桂英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所以我们因地制宜地出台了本区域的产业禁限目录,同时规定明确了农村地区的产业准入门槛,为疏解工作提供政策支撑。”同时,朝阳区开始着手对一系列次生产业进行清理,出租大院、收购站、无证搅拌站等将被一一拆除。此外,朝阳区还将原有的促产业发展资金调整为产业疏解资金,两年来共投入10亿元财政资金,以调动各级组织及市场主体的“促退”积极性。

吴桂英表示,下一步朝阳将对现存的与“四个中心”战略定位不相符的城市、产业功能及部分公共设施加大疏解力度。预计到2020年末,朝阳区区域性市场及专业市场的疏解比例将不低于70%,同时实现对农副产品市场中无证照市场的全部取缔,而对于证照齐全的市场,朝阳也将按照整合、升级、改造的思路进行专项整治。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