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场先后亮相的青年艺术家版画展近期受到业内的热议。它们分别是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的“在路上·2015: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已于11月17日结束)和11月21日在青岛美术馆开幕的为期一个月的“第三届中国青年版画邀请展”。两场展览一南一北,在时间上也有着默契的衔接,而展览关注的青年艺术家群体是每个艺术机构都要用心去寻找的储备力量,市场表现一直相对低调的版画领域在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中有着怎样的呈现是业内人士以及不少观众的期待和好奇。
群展“在路上”由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16家版画专业机构推荐提名的学术团队从国内“70后”、“80后”版画主创力量确定出35位有着实验性、拓展性,并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面貌和审美品格的优秀青年艺术家参展。而“第三届中国青年版画邀请展”则是从全国947位投稿人中,甄选出62位艺术家的300余件作品参展。从参展艺术家的筛选标准和作品的方向可以看出,“在路上”实验探索更加无所顾忌,而青年版画邀请展则更强调传统意义上的版画概念,这似乎也反映出当下版画创作中主要的两个方向。
版画传统的学院气息和它极具可能的实验性似乎像是两个极端,也许导致这种分化重要的原因是缺少市场的过渡和消化。版画在当下的意义早已不是革命宣传画时期“人民需要多少张我就印多少张”的口号,在市场中的低调表现和在拍卖中的少有作为,是否能通过创作方式观念的多样性以及可复制传播属性来体现版画的影响力?本期,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主任康剑飞,请他谈谈当下版画创作在学术探索和市场表现中的多种可能。
对话
北京商报:“在路上·2015: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与“第三届中国青年版画邀请展”这两个近期举办的青年版画展在业内格外引人注目。您分别以创作者和出品人的身份参与了两个展览,请您简短谈一下这两个展览给您的整体感觉,以及近年来青年版画家在创作上有哪些明显变化?
康剑飞:我的作品《版画漂流计划》参加了“在路上”的展览。在我看来,“在路上”更强调从版画出发,而并不预设结果,同时也没有圈定范畴,强调了实验性以及版画的可能性。而第三届中国青年版画邀请展则更强调传统意义上的版画概念,以及青年艺术家在规定动作要求下的表现。近年来中国青年版画的走向明显多元,既有坚守传统版画规定范式下的精品力作,也有冲破边界的实验之选,丰富多彩也许是今天版画艺术的最好形容。
北京商报:“在路上·2015: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中许多艺术家作品显得极具实验性和拓展性,更多渗透到社会文化现象之中,相对于多数人心中装裱悬挂供人欣赏的版画印象来说,这些作品虽然展示了关于版画创作的其他可能,但也会令观众费解。在您看来,版画的审美功能与实验性的探索是否是两块独立的阵地,强调他们之间的相互渗透转变是否为必要之举?
康剑飞:我认为是两块独立的阵地,强调它们之间的渗透关系没有太大必要,今天的中国文化壁垒已经被渐渐打破,以自由的方式按照自己的线索完成作品也早已成为理所应当的事情。
北京商报:都说物以稀为贵,版画的多版数和复制性似乎注定了和其他独件艺术品相比无法在市场中有更高的价格,尤其是在二次流通的拍卖市场中更难有作为。大众对于版画市场价值的认识在您看来是否进入了误区?
康剑飞:版画的市场问题不能简单埋怨受众的审美素质,我觉得原因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社会状况,投资为主的社会,艺术市场最为逐利。那么如果艺术仅仅成为一种金钱交换的标的物时,版画这类可以复数的艺术一定难以成为市场主流。其次,我觉得责任在于艺术家,因为我们既做不到老前辈李桦、古元的单纯,也做不到当代流行艺术家的绝对。
北京商报:许多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都是学版画出身,但他们许多重要的创作都并非以版画来呈现,似乎版画对他们来说除了练就技艺,还提供了一种特别的创作思维。以您多年创作和教学的经验说说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版画在创作和制作上对人思维的认识有哪些特殊的启发。
康剑飞:很简单,版画家首先也要会画素描、色彩,同时又要学习制版、印刷等纯粹的技术制作。所以版画家大多擅长处理手工与机械制作之间的关系。另外,版画讲究制作程序,间接地培养了版画人的逻辑推导能力。
北京商报:带有版画思维沿用其创作理念的创作,若脱离了版画的主体,和传统的版画形式相比势必会让观众困惑,况且是在人们普遍对版画的基本认识都有误解的情况下。关于版画正确的基本常识普及对于版画本身的学术探索,当下在您看来孰轻孰重?
康剑飞:从整体来看,我认为学术探索更为重要。因为如何把版画或者说把艺术引申到更高的思考层面是整个人类的诉求,它带有未来性。而普及是现在时,是补课。从个体角度来说,两者无所谓轻重,个人的价值取向都需要尊重。
北京商报:版画以其复制性和多版数本应有更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但苦于多数人们心中的“原作”概念根深蒂固,版画总是被粗暴地扣上“衍生品”的帽子。相对于拍场上动辄千万上亿的大动作,近期在许多电商和微信群里,版画都是成交率最高的种类,而您也是专门营销版画的公众号文奇首艺的艺术顾问,在您看来,版画是否在这种民间的,线上的,不是像画廊、拍卖那么煞有介事的交易形式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其传播和供求关系。
康剑飞:版画的核心是传播,版画带有先天的普及性,甚至是民主的一种体现,版画不可以高高在上,就应该贴近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什么渠道可以让版画快速到达受众手中,那么这样的渠道就是适合版画的渠道。毋庸置疑,文奇首艺给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案例。
北京商报记者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