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详解“十三五”规划《建议》 重大项目先过三道关

2015-11-26 09:31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重大项目先过三道关

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十二五”时期北京打响治理“大城市病”的攻坚战,经济发展也呈现出发展水平提高、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质量提升、经济效益改善的良好态势。近两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本市经济增速仍然保持在7%左右,反映了北京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在硕果累累的“十二五”即将收官之时,“十三五”的发展蓝图也正在谱写。市发改委昨日详细解读了市委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市发改委主任卢彦介绍,“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正在加快展开,北京发展将向着“高精尖”的经济结构稳步迈进。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297个重大项目建设市行政副中心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和新城是市域结构的两翼。中心城是北京政治、文化等核心职能和重要经济功能集中体现的地区,其范围是市区中心地区以及环绕其周围的北苑、酒仙桥、东坝、定福庄、堡头、南苑、丰台、石景山、西苑、清河10个边缘集团,加上回龙观与北苑北地区,面积约1085平方公里。

新城则是在原有卫星城基础上,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规划新城11个,分别为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

与其他新城相比,通州由于市行政副中心的建设而吸引了更多的目光。

在通州建设市行政副中心,是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工作。据卢彦介绍,“十三五”时期本市将推进297个重大项目建设,包括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与中心城区联系通道、公共交通、能源设施等基础设施项目;污水、垃圾、河道治理、园林绿化等生态环境项目;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国家大剧院舞美基地等教育文化项目;以及新建综合三甲医院等医疗卫生项目。

此外,在“十三五”时期,核心区也将展开301项重大建设改造项目。除了轨道交通、城市道路、停车设施、市政管线等基础设施项目外,胡同街巷环境治理等生态环境项目、旧城风貌保护项目、棚户区改造等居民生活改善项目都将得到重点实施。

在“十三五”时期各个项目的统筹推动下,北京的城市功能将逐渐形成由中心城和新城共同支撑的格局。

提升协同发展能力

打造京津冀交通圈 湿地环绕新机场

作为京津冀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已于9月底正式开工,周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加快推进。

据悉,新机场本期按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飞机起降量62万架次的目标设计,建设4条跑道、70万平方米航站楼及相应的生产生活设施。按照远期规划,新机场最终将建设7条跑道,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需求。在节能、节水、建材选用等方面,新机场则凸显绿色建设特色。新机场的建设横跨北京和河北两个行政区域,这无疑将促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建设加速。

让人感到愉悦的是,永定河畔,鱼戏莲叶间的湿地景观将环绕新机场,湿地规模相当于一个白洋淀,不仅拓展周边市民的亲水空间,湿地本身也能起到为机场隔音、降尘、减噪的作用。

除了加快建设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外,其他的交通基础设施也将跟上步伐。交通一体化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强筋壮骨”。

据卢彦介绍,到2017年,高速公路断头路将全部消除。到2020年,公交专用道超过500公里,市郊铁路超过8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超过900公里,京津冀城际铁路超过1300公里。同时,围绕2022年冬奥会,北京也会加强与河北省的协调配合,推动冬奥会筹备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青山绿水蓝天常在

画出城市绿化图

治大气,降雾霾,跨区域联防联控。今年前10月,京津冀三地PM2.5(细颗粒物)浓度同比下降了24.2%,北京市的平均浓度为69.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21.8%。

蓝天增加,居民的心情更加舒畅,生活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大片湿地的规划建设让永定河成为新机场周边的一道风景线,更形成了一条京津冀地区的生态走廊,而这只是北京实施生态环境重大项目建设的一小部分。在“十三五”期间,北京将继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布局生态环境建设,让青山绿水蓝天常在。

城市休闲公园和公共绿地、平原地区绿化造林、湿地恢复、京津风沙源治理、京津保生态过渡带、国家公园建设……这些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将共同构成京津冀地区的生态骨架与绿色屏障,在更大范围内形成生态良好的宜居空间。

此外,“十三五”期间,槐房、通州张家湾、碧水等再生水厂将逐步建成,北京的垃圾污水处理能力也将进一步提升。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与2019年北京世园会等活动的建设与举办,将有效提升周边环境水平。

重大项目怎么定

三道“筛子”严把项目关

“高精尖”是“十三五”期间本市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之一。什么才是“高精尖”的内涵?卢彦解释称,所谓“高”,就是能够代表国家参与国际激烈竞争的、体现国家资源掌控能力的“高端产业”;“精”就是能够为“四个服务”助力添彩的“精品企业”;“尖”就是能够体现创新创造、引领潮流、可在其它地区复制推广的“尖端商业模式”。

重大项目一个接一个,据卢彦介绍,这些项目都经过了三道“筛子”的审核。第一道是经过《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年版)》筛选,第二道是经过市场化筛选,第三道是经过“高精尖”标准筛选,尤其是产业项目要符合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发展要求。

“纯市场化项目或者社会化运作的项目,比如PPP项目,会由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则在需要财政资金支持的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主要是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公共服务项目。”卢彦强调。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作者:陈雪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