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11月12日讯 造型别致、色泽光艳的仿真饰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这些原本应该为人增色的首饰却可能暗藏巨大的安全隐患。
近期,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从太平洋百货、久光百货、置地广场等27家上海大型商场或品牌专卖店选取了38个品牌、40个批次的仿真饰品,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28480-2012《饰品 有害元素限量的规定》(珠宝玉石除外)进行了比较试验。
本周,上海市消保委在其官网上(http://www.315.sh.cn/test/detail.aspx?id=27)公布了实验结果:15%被抽检商品中相关有害元素含量未能低于国家标准限值,有3批次样品铅含量超标、5批次样品镍含量超标、2批次样品镉含量超标。
北京瑶娴一族商贸有限公司经销的“U·Scen”水晶手链铅、镉含量超标。
(资料图,来源于网络)
其中,市场参考价为1950元,由菲拉格慕时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经销的“Salvatore Ferragamo”钥匙包(货号:0620892),其商标、扣子和小环的铅含量分别超标15.48倍、18.12倍和12.12倍;商标和小环的镍含量分别超标4.2倍和14倍;小环的镉含量超标18.77倍。另一款市场参考价为1329元,北京瑶娴一族商贸有限公司经销的“U·Scen”水晶手链(款号:5468),其宝石底座和粗链的铅含量分别超标630.98倍和509.94倍,镉含量分别超标15.34倍和10.67倍。还有一款市场参考价299元,由上海丰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经销的“NATURALLY JOJO(乔乔)”饰品项链(货号:AE0S405S),其有害元素含量超标最为严重,其吊坠的铅含量近737克/千克,超标约736倍。
还有,上海太旻商贸有限公司经销的“Ctrl+A”饰品,链部分镍含量超标3.8倍;上海谥朵贸易有限公司经销的“EMMR”耳环饰品,镍含量超标1.4倍;未标注生产经销商的“AJIDOU 阿吉豆”项链,细链部分镍含量超标16.4倍。
菲拉格慕时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经销的“Salvatore Ferragamo”钥匙包镍、铅、镉含量超标。(资料图,来源于网络)
专家表示,为使仿真饰品看上去更加光彩夺目,此类饰品在电镀等工艺过程中通常会加入金属元素,这便可能导致饰品中含有铬、镍、铅、镉、砷、汞等有害物质。在佩戴过程中,这些有害重金属有可能随汗液溶出,经皮肤吸收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公开资料显示,佩戴铅含量超标的仿真饰品,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而且铅进入人体后不易代谢,会造成积累性中毒,从而危害神经系统,诱发疾病;镍对皮肤有害,皮肤通过吸收含镍材料直接释放并长期与皮肤接触的镍离子,从而导致过敏。长期接受大量镍释放量还将导致心肝肺等器官的伤害。现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镍释放量进行了限制;镉通过食物、水、和空气进入人体后,主要存在于肝、肾等器官中,不易排出,会造成肾脏和肺脏功能损伤。此外,镉有致癌、致畸、致基因突变的风险,长期佩戴镉含量超标的饰品,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铅、镉含量和镍释放量超标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意识淡薄,为了降低制造成本滥用有害元素含量高的劣质金属或废旧金属作为原材料生产仿真饰品。”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办公厅副主任罗方平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
最后,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仿真类饰品时应当注意产品的材质和成分。特别是对于皮肤敏感的消费者需谨慎选购和佩戴。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仿真类饰品不宜清洗,经常接触刺激性液体(如浴液、汗液、香水)会加速氧化,洗澡、游泳时请勿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