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10月28日讯 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上看到,国家食药监总局10月27日公布“关于13批次不合格食品情况的通告”结果显示,本次共抽检肉及肉制品样品183批次,覆盖20个生产省份的70家企业,其中3批次肉及肉制品被检出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不合格,占1.6%。不合格产品包含天津市永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鑫胜源松仁小肚等。
国家食药监总局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已按照相关规定,责令生产经营企业及时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并要求相关单位将调查整改情况需于2015年12月31日前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并向社会公布。
据悉,本次抽检的肉及肉制品主要包括酱卤肉制品、熟肉干制品、腌腊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畜禽肉、速冻调理肉制品。抽检项目主要包括铅、铬、砷等重金属,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等兽药残留,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等食品添加剂和微生物指标等64个指标。
其中抽检熏煮香肠火腿制品93批次,不合格样品数为3批次,检出不合格的检测项目主要集中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每克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说明其产品的卫生状况达不到基本的卫生要求,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消费者食用微生物超标严重的食品,很容易患痢疾等肠道疾病,可能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危害人体健康安全。
大肠菌群不是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存在的主要原因。同时,大肠菌群还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食品中粪便含量只要达到10-3mg/kg即可检出大肠菌。大肠菌群超标,则可以推测该食品中存在着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潜伏着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对人类会引起急性腹泻、肠胃感染等。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不合格肉及肉制品生产企业信息见下表: